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迷笛首度摇滚到上海 疲倦的城市人需要草地音乐

  • 生活知识
  • 2025-04-25 14:35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晨报报道】高磊记者为您带来消息:历经十二载辉煌的中国第一户外音乐节品牌——迷笛音乐节,终于在这个五月踏足上海。从5月6日至8日,一场为期三天的狂欢音乐节将在浦东世纪公园拉开帷幕。届时,海外优秀团体如Mr.Big、Mongol 800将倾情演出,而上海摇滚核心力量的代表冷酷仙境、顶楼的马戏团、水晶蝶等新老乐队也将登台献艺。

主办方为这次上海迷笛音乐节安排了丰富的活动。现场特设电子舞曲舞台,上海王牌DJ将带来惊喜表演,并与说唱艺术家、乐器演奏家共同呈现创新融合的艺术盛宴。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迷笛音乐节还将联合动物保护组织,开展“拯救月熊,抵制活熊取胆及熊胆制品”的公益活动,传递爱心与责任。

关于迷笛音乐节落户上海,负责人张帆表示,虽然迷笛音乐节在北京已经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但他们对上海的摇滚热情一直有所感知。每年,上海的摇滚迷们都会不远千里赴京参加迷笛音乐节,因此他们对上海的观众充满期待。张帆认为,上海观众需要一场能够点燃他们激情的音乐节,而迷笛正是那场能够激发共同荷尔蒙的盛宴。他还特别看重上海拥有百万外籍人士的市场潜力,认为他们也是迷笛音乐节的潜在观众。

回忆迷笛音乐节的历程,张帆提到,从最初的“乌合之众”到现在越来越多白领、外国人的参与,音乐节已经成为人类群体狂欢的平台。现场售票占据了门票的70%,因此现场氛围热烈而充满惊喜。即使在户外音乐节的特殊环境下,如遇到意外天气状况,也能创造出别样的回忆。

对于上海独立乐队顶楼的马戏团来说,与迷笛音乐节的渊源更是深厚。成员梅二表示,早在2002年,他们作为上海乐队的代表就已在迷笛音乐节亮相。参加音乐节对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玩音乐”的心态。成员们都有自己的正式职业,因此参与音乐节更像是一次有组织的“乐友”聚会,而不仅仅是演出。梅二还透露,这次在上海的世纪公园草坪演出,他们将用上海话RAP描绘市井百态,演唱多首歌曲,回归主场让他们倍感舒适。

作为中国第一户外音乐节品牌,迷笛音乐节登陆上海无疑将为这里的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从喝酒、叙旧、搭帐篷到听歌,迷笛将展现其独特的魅力,为上海带来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音乐盛宴的到来!音乐节:城市文化的鲜明标杆

受访人:孙孟晋(乐评人,音乐节策划)

昨日,随着诞生已有12年历史的迷笛音乐节首度落户上海,乐评人孙孟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他看来,这不仅为众多疲惫的都市人带来了享受音乐、草地和阳光的愉悦,更标志着城市文化的一次重要飞跃。

谈及音乐节的意义,孙孟晋表示,迷笛音乐节不仅给大量未被主流音乐圈认可的摇滚民间乐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在推动城市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摇滚音乐的现场演出,台上台下的互动效果极佳,与单纯在家听唱片的感觉截然不同。这种全新的体验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开始关注和参与音乐节。

回忆起多年前在北京的一场迷笛音乐节,孙孟晋记忆犹新。当时台下观众众多,反应激烈。他亲自与一支上海乐队登台即兴合作,北方摇滚与上海乐队风格的碰撞,引发观众不同的反应,有人大声喝彩,有人发出嘘声,甚至有人将石头扔上台。这正是户外音乐节的魅力所在,你永远不知道观众下一秒会有什么反应。音乐节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和未知的世界,这也是越来越多城市人参与的原因之一。

曾被视为“摇滚沙漠”的上海,如今因越来越多“新上海人”的涌入而逐渐变得“摇滚”起来。在孙孟晋看来,对观众不足的担心已经没有必要。摇滚音乐的路子越来越宽,年轻的摇滚人不仅可以用音乐反思问题,也能用摇滚表达快乐,这使得摇滚音乐更加主流化,摇滚音乐节也更加时髦。

如今的上海,不仅能包容像迷笛这样的户外摇滚音乐节,还拥有档次逐年提升的爵士音乐节。孙孟晋表示,这是非常好的现象。音乐节对城市文化、生活理念、生活方式都有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它是城市文化的一个鲜明标杆。音乐节的举办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城市的国际影响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音乐人前来参与。

音乐节作为城市文化的标杆,正在为都市人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和生活方式。它不仅是一个音乐的盛宴,更是一个文化的交流平台,让人们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享受生活的美好。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