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江南制造局120mm速射炮

  • 生活知识
  • 2025-04-24 08:44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在历史的长河中,江南制造局以其卓越的技术成果在晚清时期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在1893年,该局成功仿制出英国哈姆斯特朗的4.7寸(120毫米)速射炮,标志着清朝末期国产化进程的重大突破。

这款速射炮的技术参数令人瞩目。其口径达到120毫米,炮身长度约为5米,重量包括炮身和炮架两部分。更为出色的是,这款速射炮的射速达到了每分钟10发,射程远达7200米。它使用的弹药包括钢实弹以及不同装药量的无烟或黑。而其初速更是达到了约每秒634米,这在当时无疑是一项先进的技术成果。

这款速射炮的生产与调拨之路并不顺利。在首批火炮制造完成后,虽然其中一门被调拨至北洋海军军械所试用,但在随后的两年里,并未见实际装备的记录。到了甲午战争前夕,尽管李鸿章紧急计划将部分火炮调拨给北洋水师,拟将其加装于“经远”“来远”等舰尾部,但由于炮架适配性问题以及战局的紧迫,最终这些火炮是否成功安装仍存疑。

实战中,这款速射炮的表现与局限性显而易见。尽管其威力足以杀伤舰面人员,但对舰体的破坏力有限。与同期仿制的152mm速射炮相比,其威力明显不足。由于北洋水师更倾向于采购克虏伯速射炮,而经费短缺迫使方面选择国产型号,这使得江南制造局的这款仿制品在甲午战争中没有发挥关键作用。

历史评价方面,江南制造局的120mm速射炮无疑体现了晚清军工技术的进步,但其生产规模小、装备效率不高,性能也未能与国际主流型号相抗衡。尽管如此,它仍是晚清时期中国制造业迈向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尝试,为后来的军事工业发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江南制造局的这款速射炮是晚清时期中国制造业的瑰宝,虽然其在实战中的表现存在局限性,但其意义在于为中国军事工业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