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阿嬷的困扰:心房颤动与老年生活的较量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老年人渐渐感觉到身体的微妙变化。陈阿嬷,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最近几个月来总是感到心脏砰砰跳,仿佛一颗心快要跳出胸膛。在她心脏乱跳的时候,她还会感到喘不过气来,伴随胸闷和心悸。她的家人对此感到困惑,因为陈阿嬷并没有高血压病史。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诊断,陈阿嬷被确诊为患有心房颤动。新光医院心脏内科的徐国基医师解释,心房颤动是心律不整的一种表现,特别在老年人群体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病症的发生率也逐渐上升。每十个70至80岁的患者中,就有一人遭受心房颤动的困扰。
心房颤动不仅与年龄有关,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会促使心房组织退化,从而引发心房颤动。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跳变化,跳动过快或过慢,心律也不再像正常心脏那样规律。
心房颤动的类型包括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医生通常通过心电图来做出诊断。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心脏会在几天内自行恢复正常;而对于持续性和永久性心房颤动,则需要药物治疗或电烧术来恢复心律正常。值得注意的是,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中风的几率是正常人的5到7倍。这是因为心房在心脏中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心室,一旦功能受损,血液容易在心房内形成血块,进而跑到脑部造成脑阻塞。
为了预防脑中风等并发症,医生通常会开出抗凝血剂给患者服用。尽管在国外有8到9成的患者会服用此药,但在台湾,只有约四成患者使用抗凝血剂进行预防。是否需要使用抗凝血剂,取决于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心衰竭、高血压、年龄、糖尿病、中风或暂时性脑缺血等因素。
严重的心房颤动可能导致心脏衰竭、脑中风甚至死亡。每12个心房颤动患者中,每年就有一人因该病去世。频繁出入医院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心房颤动这一潜在威胁,我们不能轻视。
陈阿嬷的故事提醒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潜在疾病。我们也要听从医生的建议,按时服药,以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关注老年人的健康,为他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该文章由网友『狼狈收场』提供并投递至本站。若您认为此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请注意,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建议读者根据自身情况咨询专业医生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