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端午竟有20多种不同叫法

  • 生活知识
  • 2025-04-23 11:28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拥有着超过二十种的别称,每一个别称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让我们一同这些别称的来源与意义。

一、与天象相关的别称

端午节,又被称为端阳节。在仲夏时分,午日的阳光格外明媚,阳气在这一天达到最盛,因此得名端阳。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是太阳在天空中的中央位置,所以称之为天中节。而农历五月为午月,五日为午日,因此又有重午节或重五节的别称。

二、与民俗传统相关的别称

端午节与食粽、赛龙舟等民俗活动紧密相连,因此也有许多与此相关的别称。粽子作为节日的象征,使得端午节又被称为粽子节。而在食粽的过程中,古人还会进行解粽叶的游戏,因此又有了解粽节的别称。赛龙舟则是为了纪念屈原,因此也被称为龙舟节。在明清时期,女子在端午节会穿戴艾叶、五毒符,或回娘家团聚,因此又有女儿节的别称。

三、与物象特征相关的别称

端午节时,人们会悬挂菖蒲、艾叶以驱邪避毒。菖蒲的药用价值使人们称端午节为菖蒲节。而仲夏时节易发皮肤病,古人会用兰草汤沐浴祛污,因此端午节又有浴兰节的别称。

四、特色及罕见别称

除了上述的别称,端午节还有许多特色及罕见的别称。如夏节或五月节,因端午位于夏季首月而得名。纪念屈原投江,使端午节又有了诗人节的别称。而在北方,五月被视为“恶月”,儿童需要避邪躲藏,因此又有躲午节的别称。地腊节、当五汛等别称则与道教祭祀或地方气候特点相关。还有一些地方习俗或特定文献记载的罕见别称,如灯节、五蛋节、草药节等。

这些别称不仅展示了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自然、习俗与历史的多元认知。每一个别称都是一段历史的见证,让我们在庆祝端午节的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传承这些丰富的文化习俗。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