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发布的《“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中,工信部、国家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等十个部门联手强调了中医诊疗装备的重要性,并将其列为七个重点发展领域之一。这一规划不仅体现了对中医优势的认可和发扬,更展现了利用现代科技推动中医临床诊疗和健康服务现代化、规范化的决心。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人类健康史上的璀璨明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发挥的重要作用更是让世人见证了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这一传统医学的精华,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展示了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医药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素朴中医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家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在此背景下,中医与科技的结合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
中医一直强调“治未病”的理念,但在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更好地实现这一理念成为了一个挑战。幸运的是,互联网技术为这个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素朴中医院认为,构建智能化中医“治未病”健康管理模式,不仅可以满足人类对健康长寿的需求,而且可以通过云计算、大数据及智能传感等技术,为患者提供更优化、更便捷的服务。这种模式有助于突破信息的区域性以及时间限制,提高人们的健康管理意识,使他们从被动接受健康服务转变为积极参与自我健康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名老中医作为中医界的瑰宝,其经验传承一直是一个难题。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将名老中医的经验进行数据化存储、分析和利用,构建名老中医专家系统,为中医药的传承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从智能舌诊、脉诊到智能化社区医疗的搭建,中医临床诊疗和健康服务的规范化、远程化、规模化发展已经成为趋势。这种易于普及的、一体化的医疗模式,将让更多患者受益。
《“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为中医药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科技与中医的结合将为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个新时代,我们有望见证中医药的再次腾飞,为人类的健康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