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在扎波罗热核电站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双方就炮击行为的指责愈发激烈,使核安全风险愈发高涨。对于这一重大事件,以下是对关键信息的梳理。
一、双方的激烈指控
俄罗斯方面声称,乌军自2022年起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发动频繁攻击。据报道,2025年2月的一次炮击导致冷却系统、热电厂设备及高压线路严重受损。而在最近的2025年1月8日,乌军甚至三次炮击核电站区域,其中4枚炮弹直接命中核燃料储存设施的屋顶。对此,俄罗斯强调其未在该核电站部署任何重型武器,并警示必须停止核电站运行以防止可能的灾难发生。
乌克兰方面则坚决反驳了这些指控,指责俄军在核电站周边进行多次炮击。例如,在2025年2月的一次攻击中,一号机组附近区域受到攻击,导致废水泵站破坏并产生大量浓烟。乌克兰进一步声称,俄军在最近的2023年7月在核电站的动力装置屋顶部署人员与装备,试图制造假象,误导国际社会认为乌方发动了攻击。乌克兰呼吁国际社会积极介入,要求俄军完全撤离核电站以实现“非军事化”。
二、国际社会的反应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多次表达了对扎波罗热核电站局势的严重关切,警告称局势“极其脆弱且危险”,并强烈敦促俄乌双方避免进一步的挑衅行为。联合国及其他国家也要求派遣独立的代表团进入核电站进行实地监督,然而进展却十分缓慢。
三、潜在的巨大风险与后果
专家们严肃指出,如果扎波罗热核电站因袭击而发生爆炸,其后果将远超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在当前的俄乌冲突中,核设施已成为双方的战术目标,这种情况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全球性的核灾难。
当前,双方之间的互信严重缺失,围绕扎波罗热核电站的攻防行动愈发激烈,这使得国际协调机制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这一事件不仅关乎俄乌两国,更牵动着全球的安全与稳定。希望各方能够冷静克制,通过对话与协商找到解决之道,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