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品牌雪糕在室温31摄氏度下放置1小时仍不融化,这一现象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大家纷纷对雪糕的抗融性表示好奇。
那么,雪糕的融化与否与什么有关呢?为此,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专家表示,雪糕的抗融性与两大因素有关:抗融性和保型性。
抗融性是指雪糕对室温的耐受程度,其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其中雪糕中的糖、脂肪等成分对抗融性的影响最为明显。尤其是糖,蔗糖更有利于雪糕保持良好的抗融性,而某些常见的小分子糖类物质如果糖、赤藓糖醇则会削弱其抗融性。雪糕中的油脂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抗融性。例如,饱和度和熔点越高的油脂,如稀奶油、椰子油等,会显著增强雪糕的抗融性。
保型性则是指雪糕在非低温环境中保持自身形状和形态的特性。水含量越少,即固形物含量越高的雪糕,其保型性越好。与保型性相对的是膨化度,膨化度高的雪糕质地松软,保型性相对较差。
除了上述因素,雪糕中的添加剂如乳化剂和增稠剂也会影响其抗融性与保型性。乳化剂能够提高雪糕原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其乳化性能通过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来衡量。增稠剂则能使雪糕变得更粘稠,让融化的雪糕也能尽力维持原样。
按照现行国家相关标准,雪糕生产中的乳化剂和增稠剂应适量使用。正规企业通常不会过量添加这些成分,因为它们并不便宜,而且过多添加会影响口感和生产效率。
对于消费者来说,如何在超市的冰柜中选出高品质雪糕呢?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给出了建议。消费者可以关注雪糕的配料表,不同的蛋白质、油脂和巧克力成分都会对雪糕的品质产生影响。乳制品蛋白来源、乳脂、可可脂(或可可液块)等高品质原料的雪糕更为优质。配料表中原料含量大于2%的成分按照添加量的多少排序,消费者可以通过查看配料表中一些成本高的原料的添加剂量,来判断雪糕的用料是否良心。
雪糕的抗融性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糖、脂肪、添加剂等。消费者在选择雪糕时,可以通过关注配料表来选出高品质产品。只要雪糕生产者严格遵循国家标准,公众无需过度担心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