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交汇,微笑致意,对话的序幕即将拉开。在此之前,让我们先调整一下身体的方向——你的身体有多少百分比朝向对方?
在这个看似微小的身体语言中,隐藏着我们对对话对象兴趣深浅的秘密。尽管眼神有所交汇,但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尽相同。有人只是眼球轻微转动,有人则会将脸转向对方,更有甚者是整个头部转动,与对方进行深邃的眼神交流。而你的身体,如膝盖的朝向,也在默默传递着你的注意力。
即使你的脸上洋溢着友善的笑容,身体朝对方的面积大小,却在无声地揭示你对对话内容的投入程度。当我们聆听他人时,往往忽视了身体的方向。对于说话者来说,你的身体朝向他们时,他们往往会感到更加自在,因为你的肢体语在告诉他们:“我正在全身心接收你的话语。”
仔细观察那些擅长倾听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大多是全身朝向说话者。他们并非刻意如此,而是被对话内容所吸引,情不自禁地朝向对方。当他们倾听时,身体就像向日葵追随太阳一样,自然而然转向对方。
身体的方向,是非语言沟通中的重要一环。当你坐下来时,尝试调整椅子方向,让身体面向对方。最佳的角度大约是120度,从膝盖到身体都朝向对方。这样的简单调整,能让对话变得更为流畅。我在公共场合发言时,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细节的力量。
相比于让倾听者围绕说话者而坐,以扇形方式朝向说话者坐着更能集中精神。这样的坐姿也让倾听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现场氛围更为和谐一体。在规划客户的演讲时,我始终注重椅子的摆放,让倾听者的身体都朝向讲者。这样的安排能改变讲者的情绪,使对话更为自然流畅。
我们往往关注言语的内容,却忽略了表达方式同样重要。眼神、笑容、身体方向等非言语信息,其实蕴含着更大的力量。虽然这些非言语的部分平常较难意识到,但一旦察觉并善于运用,它们将极大地丰富我们的沟通方式。调整身体的角度并不难发现,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你就已经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
那么,当你开始对话时,请先确认一下你的身体朝向哪个方向?有多少百分比需要面对对方?观察并理解自己的肢体语言,是开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作者『青丝缠梳』提醒我们:身体朝向对方,不仅显示你的兴趣,更展现了你的真诚与尊重。摘自采实文化《让对方一直说的10倍轻松问话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