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为什么心血管疾患,感染肺炎风险高?

  • 生活知识
  • 2025-04-22 00:48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随着立冬的脚步悄然而至,气温却异常飙升,突破了30度。季节交替之际,温差巨大,气温起伏不定,正是流感、肺炎感染的高发期。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有一类人群需要特别警惕,那就是已经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们。一旦感染,他们更容易诱发心脏衰竭,受到发炎细胞激素的刺激,也容易形成血栓。

在这个背景下,亚东纪念医院心脏血管医学中心与台湾介入性心脏血管医学会共同举办了一场关于“三高疾病与肺炎感染风险”的卫教讲座。讲座中,亚东医院心脏血管医学中心副主任吴彦雯明确表示,随着流感的到来,三高病患必须更加注意自我保健。

心血管疾病患者面临着一个特殊的问题:感染肺炎链球菌的风险。许荣城医师指出,每五位肺炎患者中,就有一位患有心血管疾病。其中,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细菌之一,约占三分之一。一旦这种细菌侵入人体,后果不堪设想。它会导致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对于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感染后心脏衰竭和心肌梗塞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死亡率也随之升高。

为什么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肺炎的风险较高呢?这是因为这类患者的肺泡功能较差,呼吸道纤毛功能也较弱,导致他们对外来细菌的抵抗能力较低。他们不仅肺部感染的机会比常人高,而且一旦感染,后果也更加严重。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了要注意自身的疾病状况外,还应该考虑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链球菌疫苗。这些疫苗能够显著降低病菌感染的机会,并减少因感染导致慢性病恶化的风险。

欧美等国的心脏医学会已经建议心血管疾病患者应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美国疫苗接种咨询委员会则建议18岁以上的高危人群以及所有65岁以上的成年人应优先接种肺炎链球菌结合型疫苗。如果65岁以上的人已经接种过肺炎链球菌多糖体疫苗,应该再补种一剂肺炎链球菌结合型疫苗,两剂疫苗之间需要间隔一年以上。

预防胜于治疗。面对流感、肺炎链球菌的威胁,除了接种流感疫苗外,我们也不能忘记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做好健康防护。这篇文章旨在提醒广大读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防范流感、肺炎链球菌的感染风险。通过加强自我保健、接种疫苗等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