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之中,脚的重要性好比是“第二心脏”,特别是在糖尿病患者中,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
一项医学研究表明,脚的健康状况与整体健康息息相关,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脚部问题可能会引发全身性的并发症。据报道,在美国,有高达20%的糖尿病住院患者是因为足部感染和其他并发症而住院的。更令人担忧的是,因为足部感染而导致的截肢在糖尿病患者中占比高达25%-50%。糖尿病患者必须高度重视脚的保健。
糖尿病患者的中老年人居多,他们的防御能力下降,皮下脂肪减少,防寒能力减弱。当双脚受到寒冷的刺激时,会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脚与鼻咽有着紧密的联系,脚部的寒冷可以导致鼻咽部血管收缩,使鼻腔内的纤毛活动减缓,进而使防病能力下降。隐藏在鼻咽部的细菌会趁机活跃,增加了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的风险,可能进一步引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疾病。对于已经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患者来说,这种情况可能会使原有疾病加重,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糖尿病患者常常因为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经病变,导致脚部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和局部感觉迟钝。在日常活动中,患者容易因为跌倒、碰撞受伤或者足部真菌感染而引发问题。这些感染很容易发展为慢性溃疡,甚至发生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有时,甚至需要截肢来防止感染扩散。
为了保持脚部的健康,糖尿病患者需要注意脚部保暖,避免冻伤。在冬季,可以选择穿软硬适度的鞋子,避免过紧、过硬。不宜长时间,应根据体质和健康情况,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踢腿、打太极拳、舞剑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增强耐寒能力,还有助于降低血糖。
保持脚部干燥也很重要。选择穿宽松的棉鞋或毛皮鞋,并经常换洗袜子。睡前可以用45℃左右的温水泡脚10-15分钟,既有助于防寒保暖又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为了防止跌伤,应选择防滑性较好的鞋子。如果患有脚癣,应积极治疗,避免用手撕脚皮和擦足趾止痒,以防皮肤破损而导致化脓性细菌感染。
糖尿病患者要特别关注脚部的健康,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双脚。只有保持脚部的健康,才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