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下肢水肿到底该看内科?还是外科?

  • 生活知识
  • 2025-04-21 16:06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下肢水肿:就医建议与相关知识

下肢水肿,这一在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常常令患者感到困惑:为什么同样都是下肢水肿,有的需要看外科医生,有的则需要看内科医生?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医生张凡帆为我们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并针对不同的水肿情况提出了就医建议。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下肢水肿。下肢水肿分为可凹陷性和不可凹陷性两种。可凹陷性水肿在胫骨前、内外踝尖等皮下组织较薄、骨性标志突出的部位按压后能够形成“坑”,皮肤显得光亮;而不可凹陷性水肿则表现为腿部明显肿胀,皮肤粗糙,按下后无明显的“坑”,患者会感到腿部非常胀,明显增粗。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哪些情况下应该看内科。

内科疾病导致的下肢水肿,通常双侧肿胀程度基本一致,休息后无明显缓解。如果水肿伴有严重的高血压、尿里有泡沫或蛋白,肾功能异常,建议到肾病内科就诊。感冒后出现的双下肢水肿,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患者,一定要警惕急性肾小球肾炎,及时到儿科就诊。若水肿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日常出现喘憋胸闷、夜间不能平躺等症状,可能涉及心衰,应先到心内科就诊。全身性的严重浮肿要考虑低蛋白血症,需到消化科、肿瘤科等相关科室了解引起低蛋白的原因。对于不可凹陷性的下肢水肿,伴有畏寒、乏力倦怠、颜面水肿等症状,则要考虑甲状腺功能减低,到内分泌科就诊。

而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突然出现的单侧肢体剧烈肿胀、疼痛、患肢皮肤变红、温度升高等,可能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下肢丹毒,需尽快到周围血管科门诊就诊。长期慢性的下肢水肿,可能与下肢静脉功能不全有关,也建议到周围血管科就诊。淋巴水肿的患者若有淋巴清扫手术史,也应在周围血管科寻求帮助。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以上列举的只是一般情况。在临床上,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用药后出现的水肿,可能与所服用的药物密切相关,这时需要回到开具药品的相应科室就诊,请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虽然都是下肢水肿,但其成因却可能多种多样。患者在就医时一定要有耐心,交给医生来判断。只有准确找到病因,医生才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获得理想的疗效。希望张凡帆医生的这些建议能够帮助广大患者更好地应对下肢水肿这一症状。

下一篇:没有了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