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小儿出现发烧、咽痛和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家长们需要特别警惕。除了常见的感冒和急性扁桃体炎等疾病,还需要考虑另一种可能性——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病毒首先会感染口腔、咽扁桃体和口腔上皮细胞,导致扁桃体炎和咽炎的症状,如扁桃体内含有白色分泌物、咽部红肿等,同时还会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胀、肝脾大、皮疹等症状。由于婴幼儿感染后常无典型表现,因此给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
对于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被感染,家长们可以首先观察宝宝是否出现发烧和咽喉部不适的症状,然后摸一摸他们的脖子处是否有浅表的淋巴结肿大。如果有这些症状,最好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在医院的检查中,如发现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血清中出现嗜异凝集试验阳性和EB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就可以确诊宝宝是否患上了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虽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部分人可以通过自身免疫战胜病毒而康复,但由于每个人的免疫力不同,处理不及时也可能使病情加重,引发其他并发症,如肝炎、心肌炎、脾破裂等。一旦确诊,仍建议及时接受规范治疗。
目前对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并没有特效疗法,主要是对症治疗。在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的还需要注意加强口腔护理。对于口腔黏膜有破损的患儿,可以用生理盐水漱口。在饮食方面,以流质或半流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退烧后,可以给予高蛋白、高纤维素饮食以补充体内能量。对于还在哺乳期的患儿,乳母应该多吃营养丰富的食物以提高奶的质量。由于患者常有肝脾肿大的症状,因此需要注意避免与腹部接触的运动,以免造成脾破裂。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由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表现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在症状缓解后仍需随访3-6个月。如果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迟迟不消退的情况,更需要及时复诊。
对于小儿出现的发烧、咽痛和淋巴结肿大的症状,家长要特别警惕,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在治疗过程中,家长也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帮助孩子尽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