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无论是完成日常琐事还是应对紧急情况,双手总是我们最直接的助手。但你是否知道,你的手上隐藏着多少细菌?一个简单的用餐前洗手动作,我们早已视为日常习惯,而许多人会选择抗菌洗手乳以增强防御能力。如何正确洗手以抵抗细菌呢?让我们聆听保健专家们的建议!
在外使用洗手乳时存在的隐患
台北医学大学保健营养学系教授陈俊荣指出,外出就餐时我们常用的填充式洗手乳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不清楚补充洗手乳的频率和清洁进程,如果在洗手乳还未使用完毕时就进行补充,或者洗手乳的喷嘴及外壳没有定时清洗,很容易将外部的细菌带入,造成二次污染。专家建议我们在使用完毕后,应清洗内部再补充新的洗手乳,或者选择一次性洗手乳以确保卫生。
挑选洗手乳的注意事项
林口长庚医院毒物科医师颜宗海提醒我们,在选择洗手乳时,除了“抗菌”这一标签外,还需要关注其成分。去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署公告禁止在居家环境中使用19种抗菌洗手乳成分,如三氯沙、三氯卡班等。因为环境中本身就存在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等细菌,如果频繁使用抗菌洗手乳,可能会使原本不具有抗药性的细菌产生抗药性。当遭遇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感染时,可能会面临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困境,增加治疗难度。国外动物实验也证实某些成分如三氯沙是一种内分泌干扰素,长期接触会影响性荷尔蒙的功能。在选择家用洗手乳时,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地选择成分。
虽然抗菌洗手乳可以为我们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但许多家长可能认为其主要好处就是杀死细菌。这些清洁剂主要通过降低细菌的活性来发挥作用,并不能完全消灭细菌。
正确的洗手方法
陈俊荣教授强调,所有的洗手乳都具备基本的清洁能力。但如果某产品声称具有杀菌功能,那么代表其含有的化学物质会在手上残留,不仅杀死坏细菌,也会杀死好细菌。如果我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用这些化学物调理食物,可能会将化学物质一并摄入体内。我们不应该过度迷信“抗菌”产品。只要遵循正确的洗手步骤——湿搓冲捧擦,搓洗超过30秒,就能保持双手的清洁。
《洗手乳超抗菌?化学物恐吃下肚!》由网友『倾尽天下』至本站。如果您觉得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进行处理。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