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浙大89岁退休教师拾荒捐助贫困生

  • 生活知识
  • 2025-04-18 23:49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浙江大学医学院的两位退休教师——王坤森和韦思浩,他们的拾荒助学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这两位老人,用他们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和爱。

王坤森老人,现年已至94岁高龄。这位曾经参过军、在浙江医科大学担任国防教育教师的老人,在退休后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深夜拾荒助学。他的初衷源于自己的幼年贫困经历,他深知贫困学子求学的不易。他坚持每晚11点出门,直至凌晨才归,将拾得的废品变卖,所得收入全部用于资助学生。

自2012年起,王坤森老人已经累计捡拾废品超过150吨,资助金额数万元。他资助的学生中,常山女孩徐玲玲已经顺利完成大学学业。不仅如此,他还向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捐赠了自己的积蓄。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在2023年签署了遗体捐献志愿书,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浙江大学医学院用于医学研究。他的行动不仅感动了学子,更是感动了社会。

韦思浩老师则是杭州某中学的退休教师,也是浙江大学中文系的校友。退休后,他化名“魏丁兆”,坚持每月用退休金和拾荒收入资助贫困学生。他的生活极度简朴,家中未曾通水、电、煤气,但他的善举却持续了超过二十年。直到他2016年去世,家人整理遗物时才发现了他的秘密。他的事迹被媒体称为“平凡中的伟大”,成为教育后辈的珍贵教材。

这两位老师的事迹被广泛传播后,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王坤森老人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蝙蝠侠”,他的坚持和奉献精神成为了社会的榜样。而韦思浩老师的匿名捐助行为更是展现了“平凡中的伟大”。

至今(按2025年3月推算),王坤森老人仍坚持在助学道路上奔走,而韦思浩老师虽已离世,但他的精神依然影响着许多人。这两位老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和教育。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奉献和爱是无私的,是不求回报的。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我们铭记,成为我们前行的动力。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