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尿失禁恶化:饮食与锻炼的综合策略
哈佛大学内科医学教授安东尼·克摩洛夫指出,关于尿失禁恶化与摄取饮品种类的关系,目前在医学上尚未有明确的证据。但在实际临床案例中,一些患者减少碳酸饮料、酒精、咖啡或茶的摄入后,症状确实有所改善。如果你发现少喝这些饮品对你的症状有所缓解,那么继续节制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尿失禁,尤其是应力性尿失禁,是许多人的困扰。这种情况通常与骨盆底肌肉异常有关,即肌肉控制尿道口的能力减弱。当遇到打喷嚏、咳嗽、大笑、提举重物或进行体育活动等压力突然增加的情况时,可能会出现不自主的漏尿。这种情况在女性中更为常见,其风险与年龄、分娩经历、停经状态及体重增加等因素有关。
为了预防这种轻微的应力性尿失禁,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是练习提肛运动。这项运动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提肛运动是一种局部肌肉训练,只需收紧肛门的肌肉,保持数秒,然后呼气放松。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每天早晚各做20到30次。
除了提肛运动,还可以结合膀胱训练、认知行为训练及生物回馈疗法来改善尿失禁症状。但对于严重的尿失禁情况,这些方法可能效果有限。
尿失禁的原因多种多样。除了应力性尿失禁,还包括尿道感染、中风、糖尿病造成的神经病变、巴金森氏症、老年失智以及摄护腺肥大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漏尿或尿失禁的现象。
对于男性,如果出现频尿、夜尿、急尿或尿失禁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摄护腺和泌尿道问题。很多人对频尿、尿失禁和夜尿的概念模糊不清。医学上,每天超过8次小便被称为频尿,但患者仍能够控制尿液,不会漏尿。当怀疑有频尿时,需要关注饮水量的注意每次小便的尿量,以判断小便次数是否异常。
还有一种急迫性尿失禁,指的是一旦有尿意就需要立刻小便,不能有稍微的憋尿能力。这可能是膀胱收缩功能或弹性出现问题。北市联合医院泌尿科医师张彰琦提醒,长时间憋尿对膀胱是一大伤害。膀胱过度涨大或长时间涨大可能导致收缩功能受损。
预防尿失禁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节制、锻炼、膀胱训练等多方面因素。如果你对自己的症状有任何疑虑,请及时就医咨询。
由网友『一语道破.』至本站,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站长联系处理。本站所提供的文章仅供参考,读者需自行判断并审慎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