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洪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公告,盛夏季节已经到来,为了防范夏季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根据省市卫生健康部门的要求,洪山区已全面启动夏季肠道传染病日常监测工作。7月14日晚间发布的信息显示,在白沙洲市场的水产品中检测出了四份甲鱼样本含有霍乱弧菌阳性(O139群)。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洪山区的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
洪山区迅速采取了多项措施应对此次疫情,包括开展流调溯源、排查管控、环境采样以及终末消杀等处置工作。目前,涉及的店铺已经停业三天,相关产品也已经进行了无害化处理。经过检测,接触人员均为阴性,人员健康监测和场所检测也均未发现异常。市场已经进行全面消杀,涉及外地的同批次产品也已经通知目的地追踪处置。值得庆幸的是,本次检出的霍乱弧菌并未引发人类感染。经过省疾控中心实验室的检测确认,此次霍乱弧菌与武汉大学近期报告的病例并无关联。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发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虽然可防可治,但一旦发现仍需高度重视。在我国,每年都有散发的霍乱病例报告,但幸运的是,均未造成大规模流行。霍乱弧菌对外部环境非常敏感,它害怕高温、干燥和阳光照射,同时也惧怕常规的消毒剂。据了解,霍乱弧菌在干燥环境中两小时或55℃温度下十分钟就会失去活性,煮沸则能立即杀灭它。
随着夏季的到来,肠道疾病进入了高发期。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播,我们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在此,我们呼吁广大市民注意饮食卫生,勤洗双手,避免摄入不洁净的生冷或半生不熟的食物。只有我们共同维护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
此前,武汉市武昌区卫生健康局曾于7月11日通报,7月9日晚间,武昌区疾控中心接到医院报告,武汉大学出现了一例霍乱病例。该病例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伴有低热,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经过省市区三级疾控中心的复核,确认该病例诊断为霍乱,但毒力基因阴性。幸运的是,经过及时的处置,武汉大学工学部八舍已于7月12日晚顺利解除封控管理,密接人员也已经解除隔离,病患状况良好。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及时的响应和有效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