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的秘密:并非尿之酸涩
当我们提及痛风,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疼痛与不适,而这背后的主要诱因便是体内尿酸过高。但尿酸,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尿很酸。实际上,它是血液中如同胆固醇一般的化学物质。当尿酸水平超过6.8mg/dl的界限时,这些物质会在体内各处沉积,尤其是温度较低的关节区域,久而久之形成结晶。
这些结晶在关节内积累的过程并不简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结晶掉入关节腔,身体的免疫细胞会误认为这些结晶是外来入侵者,从而发动攻击。这种免疫反应导致关节发炎,进而引发疼痛。痛风发作时,常见症状包括大脚趾、脚踝及膝关节的红、肿、热、痛,严重时甚至无法行走,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痛风的成因既包含先天遗传因子也有后天因素。先天遗传的原因多涉及尿酸代谢的不易。其中,有90%的患者是因为肾脏代谢尿酸的能力不足,即使没有摄入高嘌呤的食物也会出现高尿酸情况。另外10%则是由于肝脏代谢异常,容易形成尿酸结晶的堆积。临床中,有些患者看似正常,身形也不胖,但却是痛风患者。根据某些研究,如果亲属中有痛风病史,那么个体患痛风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而后天因素中,肥胖是主要的危险因子。它不仅会导致尿酸合成亢进,造成高尿酸,还会阻碍尿酸的排泄。临床观察显示,痛风病患中有一半的人存在肥胖问题,这一比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不断上升。
除了肥胖,老年高血压也是痛风的一个后天因素。利尿剂降血压药物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因此医师在为此类患者治疗时都会特别小心。尽管在某些情况下必须使用利尿剂,但医师通常会建议病患与主治医师讨论,考虑改用非利尿剂的降血压药。
至于饮食引起的痛风,虽然大鱼大肉是一个常见因素,但在临床观察中,其占比不到5%。门诊中曾有一位年仅8岁的小朋友,因常吃快餐、喝甜饮料,体型肥胖,且其父有痛风病史,导致小小年纪就遭受痛风的折磨。
痛风是一个复杂且多因素的健康问题,每一个患者背后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经历。更深入的痛风知识,更真实的患者故事,尽在常春月刊357期。 希望大家能深入了解这一疾病,为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