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界首市,一对夫妇(郑某某、王某某)于2021年,在没有获得工商营业执照及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开始了一项看似“变废为宝”的行动。他们租赁了一处厂房,招募了员工姜某某等人,开始清洗、焚烧医院CT废片、印刷厂废底板等危险废物,试图从中提取白银。这一看似资源回收的行为却隐藏着巨大的法律风险。
他们非法提取出的白银数量惊人,达到了27余斤。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们将处理后的废料销售了高达119.79吨,违法所得总计50.335万元。这样的行为已经严重污染了环境,并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最终,这对夫妇及其员工被法院认定为污染环境罪。
关键事实中,郑某某和姜某某等人通过焚烧、沉淀等方式从废弃的胶片中提取金属银。这种行为不仅非法,而且极度危险。他们收购并处置的医院CT废片、印刷厂废底板等都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明确规定的危险废物,必须持有许可证才能进行处置。类似案例中的浙江张某就因为非法处置废胶片提炼银渣而被判刑。
这一案件的争议点在于,部分网友认为这是一种“变废为宝”的行为。法院对此进行了明确的强调:非法处置危险废物对土壤、水源等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且行为人未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刑事犯罪。
最终判决中,郑某某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六个月,并罚款6万元;姜某某被判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六个月,并罚款1万元。他们的违法所得全部被上缴国库。而王某某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不幸去世,法院已裁定终止对其的审理。这一案件不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再次强调了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