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用抗生素已成为中国的一大难题,治理这一乱象已经迫在眉睫。如同北大医院院长刘玉村所比喻的,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如同滥用,有可能使人类陷入困境和灾难。
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本月,中国对抗生素的使用种类和剂量进行了限制,并明确表示,如有医生滥用抗生素,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包括可能的吊销行医资格。
这一决策的背后是残酷的数据现实。据报告,去年中国发生了84万起由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药品不良反应案例,其中导致600人死亡。独立调查人士估计,仅在2001年至2005年间,中国就为此付出了139亿元的治疗费用。更令人担忧的是,超级细菌的出现使得几乎所有抗生素失效。在中国,耐多药结核患者的比例高达6.8%,是发达国家的三倍。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类和动物无节制地使用抗生素。据报道,中国每年用于畜禽的抗生素数量高达9.3万吨。尽管中国正在努力打击这种现象,但在没有医生处方的情况下,人们仍能在药店轻易购买到抗生素药品。
一些人将这一问题归咎于公众对抗生素缺乏了解,但在研究者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利益驱使。医院和医生在开具抗生素处方时,往往受到强烈的赚钱动机驱使。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詹尼特·库里指出,这一问题与更广泛的医疗改革有关。
北京某医院的实习医生柳岩青表示,最近的政策已经使得医院变得更加谨慎。现在,医生们被要求向患者详细解释抗生素的副作用。三级医院和儿童医院的抗菌药物品种也被压缩到50种。仅凭这些规定难以彻止抗生素的滥用。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朱恒鹏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改变医院和医生依赖卖药提高收入的现状。这需要更全面的医疗改革来推动实现。
中国正面临着滥用抗生素的严重问题,但和社会各界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只有通过全面的医疗改革和公众教育,才能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保护人类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