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的清白与公众的疑虑
随着质监及药监部门的澄清,霸王洗发水的争议似乎暂时平息。虽然霸王得到了清白,但公众的担忧并未完全消散。那么公众究竟在担忧什么?
一、被骗的感觉
尽管药监部门已经表态洗发水是安全的,部分消费者仍表示,用了这么多年却对此事一无所知,感觉像是被欺骗。为何权威部门的明确表态,并未完全消除消费者的疑虑?对此,广西中医学院教授邱全指出,老百姓对食品、药品、日用品安全信任的重建是一个长期且反复的过程。单一的权威发布或宣传,并不能完全消除公众的担忧。要改变这一现状,主管部门需持续展现监管成效,进行健康传播,帮助公众恢复信心,并以更科学、客观的态度对待出现的问题。
二、成分透明度的缺失
既然二(口恶)烷过量对人体有害,那么洗发水产品为何不标明其含量?对于消费者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制造设备的差异会导致二(口恶)烷残留量的不同,市面上各种洗发水中部分产品可能会超标,部分则合格。标明含量是对消费者的必要提醒,如果超标,消费者应拒绝购买,管理部门也应禁止其上市。
公众的担忧并非无的放矢。一位消费者表示,她并不反对洗发水中含有二(口恶)烷,她反感的是部分企业在被曝光后才出来解释,这种行为令消费者感到受伤。微微健康网的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洗发水均未标明二(口恶)烷成分含量。经历了霸王事件后,国家应该在这方面有所行动,否则类似事件仍会再次发生。
公众的担忧源于对透明度的需求和对被欺骗的担忧。在食品、药品、日用品等领域,老百姓对安全的期望与现实的落差会引发信任危机。对于监管部门来说,不仅需要明确产品的安全性,还需在成分透明度上做出努力,真正做到让公众买得放心、用得安心。霸王洗发水事件是一个警钟,提醒我们在保障公众健康权益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