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报道,5月24日,从广播中传来喜忧参半的消息。苏北的大蒜收购价再次攀升,短短几天内,邳州市的鲜统蒜的收购价从每公斤2.4元飙升至3.2元,而且涨价趋势还在持续。这背后的主要推手便是减产。众多购销大户对今年的大蒜市场充满信心,甚至有预测今年大蒜行情将重现2010年的繁荣。
这隐隐让人担心,“蒜你狠”卷土重来之际,“姜你军”似乎也在暗流涌动,消费者们又一次要紧张起来了。在中国的语境里,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总能催生出一系列生动而富有创意的词汇,比如“蒜你狠”、“姜你军”、“豆你玩”等等,这些词汇背后是无数消费者对于价格上涨的无奈与调侃。
我这位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笔者深有感触,农民们在选择种植经济作物时,往往容易跟风。看到邻居种植某种作物赚钱,便纷纷效仿,结果导致某些农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不定。种植少的年份,农产品价格高涨;而种植过多的年份,则可能出现农产品过剩,价格暴跌。这种现象在过去可能只在一个县或市范围内出现,但在如今信息和交通如此发达的时代,小宗农产品的价格大幅波动能迅速传遍全国。
虽然这类小幅度的涨价可能不会对市民的餐桌造成太大影响,但我们必须警惕,如果任由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一旦引发全国性的跟风种植,导致农产品严重积压和过剩,将会严重损害农民尤其是农村种植户的利益。这无疑是当前果蔬种植业的一大风险。
民以食为天,蔬菜等农产品是亿万家庭的日常所需。面对小宗农产品的大幅涨价,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市场并非万能,解决农民问题更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或教条式的贯彻文件精神。面对这一新问题,需要各级积极作为,寻找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我们不能让农民兄弟受伤,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底线。我们也期待农民群众能够理性对待市场变化,做出明智的种植选择,共同维护果蔬市场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