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季节来临,鲤鱼跃龙门的时刻已经到来。对于考生而言,高考不仅仅是一场战斗,更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征途,追求的是心中那份求知的梦想。在这人生的重要关口,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诈骗分子正紧盯着家长和考生,时刻变换手法实施诈骗。
流产网小编今天为大家汇总了六种常见的高考诈骗类型,希望考生和家长们能够增加防骗知识,提高识骗能力。
一、虚假查分链接:高考分数是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重点。不法分子通过短信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假提前查分,一旦点击进入,手机便会遭受病毒入侵,银行卡等信息可能会被窃取。对此,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不要轻易点击来历不明的链接。
二、教育补贴诈骗:此类骗局在高考后的一到两周内尤为高发。骗子会冒充“教育局”“财政局”等机关工作人员,主动与考生、家长联系,骗取信任后,以领取“教育补贴”需先“激活账户”为名,诱使考生到ATM机操作,从而盗取银行账户。任何与高考相关的款项发放均不会通过ATM机进行,这一点考生和家长务必牢记。
三、谎称补录名额: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补录”骗局常常出现。骗子谎称某高校名额未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获取补录名额,以此骗取钱财。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招生指标”,100%是诈骗,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警惕。
四、申请助学金诈骗:骗子利用部分考生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冒充高校或教育部门工作人员,声称可以为考生申请大学助学金,要求家长先交报名费。对此,考生及家长一定要主动与当地教育部门或学校联系求证,以免上当受骗。
五、骗取生活费、培训费:骗子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冒充学生本人或老师,骗取家长学费、生活费、培训费。家长在遇到类似情况时一定要亲自联系学生本人核实,不要急于汇钱。
六、伪造录取通知书:骗子会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要求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此类骗局中,骗子的准备工作非常专业,考生和家长在登录学校和教育部门网站时一定要有鉴别真伪的意识,要通过官网认证的链接或学校、教育部门官方发布的进入。
来源:泰安警方。流产网提醒大家,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高考期间一定要提高警惕,保护好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避免上当受骗。同时祝愿所有考生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求学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