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胶囊”事件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但法律的后续追究似乎并没有如公众期待的那样迅速跟进,这让许多民众感到质疑,担心此事最终如同三聚氰胺事件一样无声无息地结束。
全国首例状告毒胶囊药厂案的代理律师,北京广衡律师事务所主任赵三平,对此表达了深深的忧虑。他在接受北京消费者许某的委托后,向北京一基层法院提交民事诉讼状,要求四川蜀中药业有限公司退还药款并赔偿相关损失。大半个月过去,案件似乎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赵三平律师不解的是,依照国家药监局的通知,各地药监系统应当“从重从快”查处涉毒的制药及胶囊企业,但实际操作中,真正执行的并不多。他担忧的是,这个案子可能只是众多受害者中的一个案例,大型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真正受害者往往会被忽略。
法院对此案的态度更是令人费解。在赵三平律师看来,此案原告、被告、具体诉讼请求俱全,案件归属地也无异议,法院没有不受理的理由。法院却以国家没有明确的态度和处理意见为由拒绝立案。这明显违背了相关法律。赵三平强调,立案庭对于受理的案件应该只作形式审查,只要符合形式条件就应该予以立案。
蜀中药业使用毒胶囊生产药品的行为,已经明显违反了产品质量法。原告北京市民许某购买蜀中的莫西林胶囊,初衷是为了治病,却因为吃了毒胶囊而身心受损,蜀中的行为已经触犯了侵权责任法。
这个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消费者权益问题,更是关乎公众的健康权和生命权。法律的公正和严肃性在此事件中应当得到体现,而不是让受害者再次受到伤害,让公众对法律的公正性产生质疑。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引起重视,尽快对此事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处理,给公众一个公正、透明、合理的答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治建设的不断完善,我们期待类似的事件能够得到更加公正、公开、透明的处理,让法律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