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素瘤,一种源于垂体泌乳素细胞瘤(PRL)的下丘脑-垂体疾病,需要进行一系列检查以确诊。
基础PRL测定是必要步骤。血PRL基础浓度通常应小于20μg/L。为了获取更准确的检测结果,患者需在非高峰分泌时间进行采血,且不需要禁食。为了消除脉冲分泌或静脉穿刺的影响,应多次采血,并考虑使用静脉导管。
接下来是PRL动态试验,其中包括TRH兴奋试验、氯丙嗪(或甲氧氯普胺)兴奋试验以及左旋多巴(L-dopa)抑制试验。在TRH兴奋试验中,注射TRH后,正常人和非PRL瘤的高PRL血症患者的峰值出现在注射后30分钟,而PRL肿瘤的峰值延迟。氯丙嗪兴奋试验则显示,正常人和非PRL瘤性高PRL血症患者在1-2小时内达到峰值。左旋多巴抑制试验中,正常人服药后PRL水平受到显著抑制,而PRL肿瘤则不受抑制。
溴隐亭抑制试验也是诊断方法之一。通过口服溴隐亭后抽血检测PRL水平,可以判断是否为非肿瘤性高PRL血症或垂体肿瘤PRL正常。值得注意的是,溴隐亭服用前需要检查心血管功能,以防罕见的不良反应。
除了上述检查,还有其他激素的测定。CT扫描虽然对鞍内微腺瘤有一定的检测率,但其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仍较高。相比之下,MRI检查更为灵敏且具特异性,能更准确地诊断下丘脑-垂体疾病,尤其是垂体瘤。MRI能发现直径小于3mm的微小病变,并更好地观察垂体瘤的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泌乳素瘤的诊断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以确保准确诊断。对于生长激素分泌瘤和无功能腺瘤等特定类型的肿瘤,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明确其显像方法,特别是在微腺瘤和术后残余肿瘤的检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