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生活知识 >

卒不及防?远离中风快跟着医生一起动起来!

  • 生活知识
  • 2025-02-12 11:12
  • 来源:www.renliuw.cn
  • 生活知识

本文作者:谭玉群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当每年的世界卒中日到来之际,我们不仅是对卒中事件表示警惕和警醒。今年宣传的主题是体医融合,战胜卒中,旨在凸显运动在预防脑卒中中的核心地位。科学研究揭示,缺乏运动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增加了死亡风险。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慢性病患者全死因风险达45.9%。

透过体医融合的理念,我们不仅能够预防卒中发生,更能在卒中发生后帮助患者有效康复,重拾生活的乐趣与希望。那么,究竟什么是卒中呢?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可能因为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当大脑血液供应中断或异常增多时,脑细胞会由于缺氧而受损甚至死亡,从而导致身体功能受损。常见症状包括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视力模糊等。

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卒中的发病逐年上升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这不仅威胁生命,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六秒就有一人死于卒中,每年数百万人因此永久残疾,丧失工作或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经济负担与压力。

体医融合作为新时代的健康理念,将体育科学与医学相结合,通过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改善健康状况、预防疾病、促进康复。对于卒中患者而言,体医融合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有助于全面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预防卒中,运动是关键。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能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力量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协调性;柔韧性训练如太极拳、瑜伽等能增加关节灵活性、缓解肌肉疼痛。这些训练不仅有助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还能显著降低卒中的风险。

卒中后的康复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和医疗团队的共同努力。体医融合的理念在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个性化康复计划、平衡与协调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以及心理康复都是重要的环节。合理膳食、戒酒、控制高血压和血糖以及定期体检也是预防卒中的重要措施。每个人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远离卒中的威胁,享受健康的生活。保持心理健康,是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压力时的重要课题。为了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应该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会向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医生寻求帮助,也是缓解压力和焦虑的有效途径。

气候变化,这一看似平常的自然现象,却是诱发卒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气温的忽冷忽热,我们的血管会随之收缩和扩张,这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尤为危险。作为卒中高危人群,他们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科学运动,有效预防卒中呢?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至关重要。根据个人身体状况和兴趣爱好,《运动处方中国专家共识(2023)》推荐有氧运动作为首选,如快走、慢跑、游泳和骑自行车等。初学者可以从简单的有氧运动开始,逐渐提升运动强度和难度。

运动时间的安排也需要根据个人情况灵活调整。世界卒中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或75分钟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预防卒中。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力量训练。

在进行运动时,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注意姿势和技巧,避免受伤。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的患者,建议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运动。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定期监测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等健康指标的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心脏病等卒中危险因素,我们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管理。

体医融合,是战胜卒中的有力武器。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能有效降低卒中风险,还能在卒中发生后有效康复,让我们重新找回生活的希望,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积极运动起来,远离卒中,拥有健康和活力!

通讯员:安俊婷。

无痛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