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医疗:武汉打造公共卫生防线与医疗服务新体验
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武汉这座英雄城市正经历着一场医疗卫生体系的变革。曾经的想象如今已变为现实,智能化预警城市公共卫生风险,互联网医院线上问诊方便快捷,AI辅助诊断系统精准识别疾病,一部手机即可完成整个就诊流程。这一切,都在为市民带来前所未有的医疗健康体验。
经历了疫情大考的洗礼,武汉重新审视了城市医疗卫生体系的数字化建设。在国家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指数中名列前茅的荣誉背后,是这座城市的决心与努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武汉已代表中国区参加全球智慧城市大奖的角逐,展示了其在医疗健康信息化领域的卓越成果。
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引下,武汉正积极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构建健康信息化服务体系。腾讯健康和众多智慧医疗生态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下,这座英雄城市跑出了医疗健康数字化升级的“武汉模式”,为全市居民筑牢了城市公共卫生的健康防线。
武汉常住人口众多,高峰期流动人口庞大,这对城市公共卫生管理构成了巨大压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武汉市卫健委牵头建设了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全市各相关委、办、局共同参与。这一系统以大数据为核心,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比对和智能风险预警监测。通过数据互通和整合,系统形成了疫情防控的全口径大数据中心,为公共卫生应急指挥提供了数据基石。
在武汉市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一块电子大屏幕实时显示着风险信息,实现了智能预警。系统以“人物地”同防为目标,形成了多点触发的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全市医疗机构发热人群监测系统,系统可实时监测和研判风险,并将风险分为“红橙黄蓝”四级。当监测到风险时,系统将自动排查并触发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联动排查业务。
在医疗服务方面,武汉的实体医院正逐步实现“互联网化”,带来医患新体验。线上问诊已成为现实,患者只需7分钟就能得到专家的解答。这一变革解决了长期以来患者面临的“三长一短”就医难题,提升了医院的医疗服务效能。武汉市第一医院的皮肤科等龙头科室的数字化转型,更是为市民带来了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武汉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了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实现了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全覆盖。数字化技术为居民筑牢了城市公共卫生的健康防线,同时也为医疗服务带来了全新的体验。这座英雄城市正在以数字化为市民创造更安全、科学、高效的城市生活环境。面对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武汉市第一医院积极响应,早在2019年便开始着手打造互联网医院平台。经过一年的精心筹备,该院于2020年9月27日正式推出互联网医院服务,为患者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诊疗体验。为了提升线上问诊的效率和患者的体验,武汉市第一医院创新性地引入了“辅医”介入模式。夏雪女士便是这一新模式的实践者之一,她通过和互联网医院系统的人工智能紧密合作,实现对患者在线问询的秒级回复,让患者在网络上也能感受到真实的医护沟通。
如今,互联网医院已成为武汉市第一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均每天有100多位医生在线接诊,整个线上问诊流程平均只需7分钟。与其他医院不同的是,该院采取线上线下一体化排班,使得线上问诊成为医生日常工作的正式部分。如今,患者只需通过微信,便能以视频、图文、语音等方式与医生进行多维度的线上交流。医生在线开具电子处方,药品经药师审核后,患者线上缴费即可等待药品快递配送到家。互联网医院还推出了专家团队号运行模式,为疑难患者预约知名专家线下门诊,有效解决了患者看病难的问题。
随着线上线下一体化就医体验的推广,越来越多的患者开始选择互联网医疗服务。截至目前,武汉市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已开设42个线上科室,注册医生达700多位,日均接诊人次近千。由于新冠疫情的反弹影响,今年8月,该院线上接诊人数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1700人次,超过了线下的接诊量。这一成就标志着医院“互联网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医院管理运营思维的“互联网化”比建设互联网医院更为重要。在武汉,众多医疗机构正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利用数据提升医院运营效率,搭建起医患之间的“云桥梁”。AI、5G等信息技术与医生的诊疗行为融合,成为提升医疗效率的重要工具。
在抗疫过程中,AI创新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为例,该医院与腾讯合作,利用AI技术迅速完成了新冠肺炎AI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发。这一系统能够在患者完成CT检查后,通过AI模式识别,数分钟内为医生提供辅助诊断参考。这一系统的应用大大减轻了影像科医生的工作量,提高了诊断效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准确依据。这一系统在疫情期间为中南医院累计诊断了20多名患者,并已在河北等地得到广泛应用。
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以及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医疗服务。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医疗领域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近期,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注注册,一个全新的医疗系统正式进入临床阶段,将为医生和患者带来更为便捷和高效的医疗体验。这一系统的出现,尤其是在医疗服务水平相对欠发达的基层地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AI在新冠肺炎诊断方面的成功应用,为科技与医学的融合创新打造了“武汉样板”。腾讯觅影的AI医学影像技术,不仅在新冠肺炎诊断上表现出色,还在眼底和结直肠等疾病领域进行了积极的与研究。后疫情时代,越来越多的AI医学创新应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传统医疗方式注入新鲜活力。它们不仅将成为医生面对疾病的新型有力武器,也将使患者得到更及时、更精准的治疗。
在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核心主题。电子健康卡作为居民健康管理的“金钥匙”,正在成为构建卫生健康领域全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身份统一标识和认证服务体系的关键。借助数字技术的力量,电子健康卡不断延伸线上创新应用服务形态,满足居民接入智慧医疗健康管理的需求。
在武汉,电子健康卡已经实现了市属、区属医疗机构的全覆盖,包括48家公立医院、205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以及1943家村卫生室和服务站。这实现了全民健康数据的互联互通,满足了老百姓看病“一码就医”的需求。过去那种各级医疗机构“一院一卡、重复、互不通用”的情况正在逐步得到改善。
为了优化惠民便民医疗健康服务,武汉从居民视角出发,基于微信电子健康卡开放平台,“健康武汉”微信小程序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身份认证体系建设。居民只需一部手机,便可以便捷享受预约挂号、在线缴费、报告查询等多种看病就医服务。疫情防控期间,武汉电子健康卡还上线了核酸检测预登记、检测结果查询等防疫服务,为全市1200多万人的全员核酸提供了帮助,提升了疫情防控工作效率。
未来,电子健康卡将作为居民生活中的一张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健康身份证”,逐步打通电子健康档案,并在居民健康全生命周期、多码协同等方面做进一步。基于微信电子健康卡开放平台,跨机构、跨区域的医疗大数据将串联更多智慧医疗服务的入口,形成便民惠民服务信息互通共享的新纽带,让居民享受更为优质的智慧医疗服务体验。
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和数字中国的高质量发展,武汉作为智慧医疗的先行城市,正展现出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新技术带来的创新活力。11月3日,在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智慧医疗/智慧医保专场,武汉数字化医疗的新变化以及腾讯健康的“C2B双轮驱动”模式的经验与将悉数呈现,让我们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