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暑”时节,天气逐渐由热转凉,人们很容易产生疲惫感,这种感觉被称为“秋乏”。中医理论认为,秋季主导干燥,耗气伤阴,气虚会导致四肢无力、精神疲惫。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我们在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避免陷入以下四个误区。
处暑饮食四大禁忌
吃蜜不吃姜
蜂蜜是润肺养肺的良方,秋季需要固护肺阴。此时应少吃或不吃辛辣烧烤类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等,尤其是生姜。生姜等食品属于热性,烹饪中又容易失去水分,食用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古代医书中就有“一年之内,秋不食姜”的警示。
除了蜂蜜,还可以多吃芝麻、杏仁等食品,它们既能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感,如干咳、咽干口燥、肌肤失去光泽等问题。
吃“果”不吃“瓜”
民间有句俗语说“秋瓜坏肚”,意味着一些瓜类吃多了会损伤脾胃。但一些果类却可以多吃,比如梨、苹果、龙眼和葡萄等。这些水果不仅美味,而且富含营养,有助于克服疲劳,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吃酸不吃辛
秋天是肺主宰的季节,应该多吃酸性食物,如西红柿、辣椒等,少吃辛性食物如葱、姜等。秋季饮食还应注重碱性食物的摄入,以中和肌肉疲劳时产生的酸性物质。碱性食物包括苹果、海带以及新鲜蔬菜等。
吃热不吃凉
随着处暑节气的到来,换季时节人体更容易出现各种疾病。此时饮食应注意保持好的习惯,多吃热的食物,避免凉食。对于老幼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可以适当食补,如适量食用鲜辣椒、鸡肉等。
处暑节气期间,冬瓜也是美容养生的好选择。冬瓜味甘性寒,具有祛暑气、消暑湿等功效。现代营养学也认为冬瓜富含蛋白质、粗纤维等营养成分,对于保持身材、增进形态美有显著效果。
秋日烹饪心得:甜美冬瓜与草药交织的美妙汤品
烹饪冬瓜汤的时候,我们首先需要将冬瓜的外皮精心剥离,将其切割成均匀的块状。将荷叶、蝉蜕、灯心花和生薏仁这些珍贵的食材清洗干净,准备入瓮。在这里,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对食材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接下来,将这些食材放入大瓮中,注入约2000毫升的清泉之水,大约相当于八碗水。然后,文火慢炖,让食材在温暖的环境中慢慢释放其深沉的味道。这个过程需要持续40分钟到1个小时,使冬瓜的甜美和草药的清香充分融合,相得益彰。
在这漫长的等待中,红糖的地位不可忽视。当它慢慢融化在汤中,为这道汤品增添了一丝甜蜜的味道,使得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而在秋季这个特殊的季节,我们更应该关注饮食的多样性和均衡性。耐嚼、富含纤维的食物是这个季节的首选,它们不仅有助于我们享受细嚼慢咽的乐趣,更能为我们的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在品尝美食的我们还应该注重食物的充分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完全吸收,这不仅有利于我们的健康,也能在干燥的秋季为我们带来生津润燥的效果。
让我们在秋季的厨房里,用心烹饪,享受美食带来的快乐。让冬瓜汤的甜美、草药的清香,以及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共同交织成这个秋季最美丽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