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及行业标准概述
参照JGJ/T 23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该标准涵盖了总则、术语、材料选用、设计原则、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明确规定了防水材料性能指标要求,并根据不同气候区域划分防水设防等级。这一规程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实施,并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技术解释。
近期,GB55030-2022《建筑与市政工程防水通用规范》对前述规程进行了配套修订。2023年的修订版本对JGJ/T 235-2011进行了局部调整,更加量化地关联了防水设防等级与工程使用环境。补充了装配式建筑外墙接缝密封处理工艺及验收要求,使工程实践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
二、地方标准体系
DB32/T 5081-2025《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是江苏省的建筑防水工程标准,涵盖了屋面、地下、室内、外墙及结构自防水五大工程类型。该标准细化了材料性能要求,并特别强调了安全环保要求,设定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限值。
云南省针对喀斯特地貌区的特殊防水处理要求提出了征求意见稿,其中包括抗渗混凝土的配制参数及地下工程渗漏检测方法,充分展现了地方标准与地域特点的紧密结合。
三、核心技术要求详述
在设计环节,需结合建筑功能分类确定防水年限,商业综合体要求达到25年以上。对于异形结构,需采用复合防水体系以确保防水效果。
材料选用方面,外墙优先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其拉伸强度需达到Ⅰ型≥1.5MPa。对于保温一体化系统,必须通过耐候性检测以确保系统稳定性。
施工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包括防水层接槎部位的搭接宽度应预留300mm以上,以确保接槎的密封性。幕墙嵌缝密封胶的施工环境温度需控制在5-35℃之间,以保证施工质量。
验收环节的关键在于采用背水面反光检测法检查地下工程渗漏情况,以及外墙淋水试验的水量和持续时间要求,确保外墙防水效果达到预定标准。
四、特殊工程应用的
在装配式建筑领域,需在预制构件接缝处设置多道防水屏障,包括预埋止水带、弹性密封胶和排水空腔的三重防护构造,以应对接缝处的防水挑战。在节能工程中,防水透气膜的水蒸气透过量应达到特定标准,以确保既有防水功能又具备良好的透气性。这些特殊应用领域的标准和技术要求,展示了防水技术在不断适应和满足各类工程需求的进步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