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因生活条件、饮食结构、心境、天时以及疾病状况各异,体质亦有所不同。这正是中医“同病异治”理念的体现。在古方中医饮食养生中,“五色入五脏”的理论被广泛关注。
人们常说,食物是生命的能量来源。不同的食物,因其颜色各异,其养生保健的功效也各不相同。在中医的饮食理念中,五色即青赤黄白黑,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通过摄取对应颜色的食物,可以达到调和身体、滋养五脏的目的。
青色的食物如绿色蔬菜和水果,主要功效是清理肠胃、促进生长、排毒。若想养肝,多食用青梅子,减少酒精摄入,可减轻肝脏负担。
红色的食品如红苹果、山楂、红枣等,具有活血化瘀、抗疲劳、补血、补心、祛寒的作用,对心脏非常有益。
黄色的食品如南瓜、柑橘、香蕉等,可以提供维生素A和D,抗氧化,促进排毒,延缓衰老,养脾效果佳。
白色的食品如牛奶、米面、萝卜等,可以养肺、化痰、润肺,对预防心脑血管病、安定情绪、促进肠蠕动都有很大的作用。
黑色的食物如黑豆、黑芝麻等,对于补肾、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衰老的效果最为明显。
随着季节的变化,南北地区的人体质有差别。在遵循天地人的自然法则的调养五色方法也不同。在养生过程中,了解自身体质,顺应自然,选择适合自己的饮食结构是关键。
历代养生家强调顺应自然作为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是中医“天人合一”学说的体现。古方中医养生其实并不复杂,主要从心情、饮食、顺应自然环境等方面入手。若想获得良好的体魄或短时间内掌握正确的养生方法,了解自身体质是前提。
编辑推荐:这些养生常识,可能是多数80后所不了解的。在生活中,注重饮食健康,顺应自然法则,是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的养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