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业和工作的压力让许多人的睡眠时间被压缩到了极致,形成了一个畸形的睡眠模式——周间睡眠不足,周末则赖床到下午。对此,美国学者发出了警告。他们指出,不论是睡眠时间过短还是过长,都会给心脏带来沉重的负担,长此以往必然会对健康造成影响。
美国芝加哥医学院的心脏科权威罗希特·艾罗拉博士在《ABC电视台》的最近一期报道中指出,他在研究超过3千名45岁以上的中年人后发现,人类理想的睡眠量应该是介于6到8个小时。对于每天睡眠时间少于6小时的人来说,他们患上心血管慢性病的几率是其他人的两倍,心脏衰竭的风险也增加了1.5倍。而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的人,心脏会处于一个慢性缺氧的状态,这可能会增加胸闷绞痛或冠状动脉偏狭的风险。
当我们睡眠不足时,神经系统会分泌压力荷尔蒙,引发“战或逃”反应,这时血压、血糖和心跳频率都会同步升高,从而增加心脏的负荷。另一方面,睡得过多的人似乎更容易患上忧郁症,并且运动频率也相对较低,这同样会导致慢性心脏疾病的发生。尽管关于睡眠对心脏影响的细节还存在争议,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把握住晚上10点到凌晨2点的“养肝期”进行睡眠,对于身体细胞的恢复和疲劳的消除比在其他时间段昏睡12小时更为有效。
我们应该重视睡眠的质量和时间,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保持适度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压缩或延长睡眠时间,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我们还应该注重饮食和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减轻心脏的负担,维护身体健康。
“过犹不及”,无论是睡眠不足还是睡眠过多都会对心脏造成负担。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生活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睡眠模式,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繁忙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