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雨天洒水的核心目的
在雨水的滋润下,路面的泥沙、油污等污垢开始变得松软,其附着力大大降低。在这样的天气条件下,利用高压冲洗车进行作业,可以更加轻松地清除路面的顽固污渍,显著提高清洁效率。正如沈阳的实践所示,借助雨水冲刷淤泥,再配合高压冲洗车,能够迅速实现路面的清洁。
除此之外,雨天洒水还有保障交通安全的重任。雨水带来的淤泥和积泥,在车辆的碾压下容易附着在路面,形成安全隐患。及时的冲洗不仅可以减少泥浆的堆积,还能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将路中的垃圾冲至两侧,便于集中清理,也能减少环卫工人的工作频次,提升他们的作业安全性。
雨天洒水还是应对特殊污染场景的利器。绿化带泥沙、工地扬尘等污染物容易随雨水扩散至路面,如不及时清理,将增加后续清理的难度。借助雨天洒水,可以迅速应对,避免污染扩大。
二、作业规范与条件约束
虽然雨天洒水具有诸多优点,但作业规范与条件约束同样重要。天气条件是关键。只有在中雨或小雨天气,才能进行此类作业。遇到大雨或暴雨,为确保安全,作业应当暂停。当气温低于2℃时,为防止结冰,也应停止涉水作业,改为吸扫模式。
科学的调度模式也是必不可少的。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需要动态调整洒水的频次。例如,在夏季和秋季,可以增加洒水次数,以达到抑尘降温的效果。而在冬季,则集中在午间高温时段进行作业,以防结冰。部分城市还推行了“借雨洗路”的长效化机制,结合机扫车协同清理,进一步提高路面清洁效率。
三、解答公众误解
对于“雨天洒水浪费水资源”的质疑,城管部门表示,这种洒水实际上是“借力”雨水,而非盲目耗水。相比晴天作业,雨天洒水更加节约用水且效果显著。例如,无锡城管指出,在雨天冲洗隔离栏下的顽固污渍,其效率远高于晴天。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提高了清洁效率,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