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巩义,一对情侣即将迈入婚姻的殿堂,却因一场特殊的挑战挡在了民政局的大门之外。男子与聋哑女友,怀着满心的期待来到民政局,希望在这里为自己的爱情盖上法律的印章。由于女友无法用手语或书写表达结婚的意愿,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在面临无法判断其真实意愿的情况下,根据婚姻登记的规定拒绝了他们的申请。
让我们深入理解这一事件的法律依据与民政局的立场。《民法典》明确规定,婚姻的缔结需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并且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手续。这是法律对婚姻自主权的保障。而《婚姻登记工作规范》中的要求——当事人需现场复述声明书内容并在声明书上签名、按指纹,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简单的流程,但对于这位聋哑女孩来说,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民政部门对此的解释是,女孩的特殊情况使得她无法通过法定的方式表达其结婚的意愿。他们强调自主表达的重要性,旨在防止潜在的强迫婚姻或权益侵害。尽管有争议和讨论的声音,但严格执法实际上是在保护弱势群体的权益,避免因沟通障碍导致的潜在风险。有网友提出可通过其他方式判断女孩意愿的质疑,然而程序法规的制定是为了确保每位公民的权益不受侵犯,而不仅仅是为了方便某些个体。这起事件揭示了特殊群体在婚姻登记方面所面临的程序困境,需要我们共同寻找更加人性化的解决方案。
尽管面临困境,这对情侣并未放弃。他们已拍摄婚纱照并举办了订婚宴,虽然法律登记尚未完成,但他们的爱情仍然坚定。民政局表示将持续关注女方的学习进展,待其具备基本表达能力后协助办理相关手续。我们期待这一事件能引发更多关于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的思考和,让每一个人都能在法律的保障下享受到平等、公正和尊严。希望这对情侣最终能够顺利地完成他们的婚姻登记,步入幸福的婚姻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