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防晒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尽管防晒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但民众对于防晒仍存在许多误解和迷思。
随着太阳的热情拥抱,晒伤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使得防晒成为夏日必备的活动。皮肤科医师发现,国人在防晒方面存在诸多错误的观念。例如,很多人认为防晒系数越高越好,对于琳琅满目的防晒商品不知如何挑选,以及认为晚上不需要防晒等。这些迷思都需要我们去纠正和明确。
台大医院云林分院皮肤科主任邱品齐医师指出,防晒其实并不困难。在阳光最强烈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外出时应尽可能撑伞、戴宽边帽子、穿长袖衣服及戴上太阳眼镜。这些都是有效的防晒装备,可以帮助我们抵挡紫外线的伤害。
对于防晒品的选购,消费者应先选择试用品,以确保安全和适合自己的产品。当需要使用防晒品时,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时,应利用防晒产品阻隔紫外线。
接下来,我们来一下关于防晒的四大迷思。
迷思一:防晒保养品选择系数愈高愈好?
并不是系数越高越好。选择适当的防晒系数,让肌肤感觉清爽无负担,才能达到完全吸收之效。日常防护保养只要选择SPF 15左右的防晒系数即可。过高的系数会增加皮肤的负担,因此与其强调SPF的高低,不如每天勤擦防晒乳。
迷思二:有阳光才防晒,晚上不需要防晒?
这是不对的。紫外线无处不在,晚上除了上床时可免擦防晒品之外,其他时候如看演唱会、到PUB玩耍等,也应特别注意。因为卤素灯、萤光灯所含的紫外线也很强,很容易晒黑。
迷思三:夏天与其涂涂抹抹增加皮肤负担,不如打伞、戴帽子来得方便?
戴帽子、打伞确实可以阻挡一部分紫外线,但它们并不能隔绝反射。使用清透不油腻的防晒品的效果较佳。
迷思四:防晒仅可阻止老化恶化,却无法预防或是改善老化现象?
通过防晒阻止肌肤老化,加上皮肤与生俱来的修护功能,老化的肌肤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从现在开始防晒,可以避免皮肤持续受到紫外线伤害而产生斑点或皱纹,保持青春。
医师提醒:不需盲目追求高防晒系数的产品。使用防晒时,使用较低防晒系数的产品常补擦的效果,会比使用较高防晒系数却不常补擦来得更好。补擦的频率跟流汗程度与流失程度有关,流失越快就要越常补擦。
该文章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解读了关于防晒的四大迷思,旨在帮助读者正确认知防晒的重要性并学会正确防晒。文章内容生动、文体丰富、通俗易懂,保持了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