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夏季的脚步日渐临近,不少病人会注意到自己的血压与血糖水平似乎有所降低。这一现象与夏季血管扩张、胰岛素作用增强以及食欲减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息息相关。尽管室外活动增多使得血糖的利用也相应增加,但夏天却是心梗、脑梗的高发期,这常常被我们忽视。
在酷热的夏季,人体排汗量大增,尤其是老年人,由于血管狭窄和血流缓慢,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在血管内形成血栓,从而引发脑血栓。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来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尤为重要。除了饮水,推荐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适量饮用鲜榨果汁以补充钾元素。冰镇饮品虽能带来短暂的凉意,却可能因心血管遇冷收缩而升高血压,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应避免摄入大量冰镇食品。
在饮食调整方面,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减少动物脂肪摄入是核心。低脂、低盐、多蔬菜的饮食模式应成为我们的“健康主旋律”。研究表明,肥胖者减重后,血压可显著降低;合理饮食同样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糖水平。有氧运动是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另一有效手段。快步走、慢跑、太极拳、气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
夏季的炎热天气容易导致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因此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避免血压、血糖波动至关重要。有数据显示,近四成的糖尿病患者可能合并高血压,两者相互影响,可加剧心脑血管病变的发生。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来说,控制血压至正常水平尤为重要。除了生活方式的调整,合理的药物治疗也是预防心脑血管病变的有效手段。
除了常规降血糖的西药外,联合一些疗效肯定的中药可以达到更好的控制血糖的效果。例如,对于出现神疲乏力、肢麻疼痛、头晕耳鸣等症状的糖尿病患者,若中医辨证属于气阴两虚、脉络淤阻,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通脉降糖胶囊,以养阴清热、活血通络。对于已经出现冠状动脉或脑血管硬化的患者,还可以联合使用脑心通胶囊或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
《生命时报》提醒我们:在夏季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对于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来说,坚持长期治疗、合理调整药物、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关注自己的健康,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治疗策略来预防和管理这两种慢性疾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