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琐碎之中,当民众遭遇感冒、运动伤害或有伤口时,常常会接触到一种被称为“消炎药”的药物。坊间,不论是民众还是医师口中的「消炎药」,其实并不如其名称那般单一,而是涵盖了几类药物的统称。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更加需要明确自己所服用的药物类型,以更好地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消炎药,顾名思义,是用来消除炎症的。那么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发炎反应。发炎反应是身体面对外来刺激的一种自然反应,这些刺激可能包括微生物的入侵,如细菌、病毒、霉菌、寄生虫等,或者是身体的创伤破坏。为了对抗这些入侵因素,促进身体组织的愈合修复,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细胞激素引发发炎反应。
通常所说的消炎药,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类固醇、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和抗生素。
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包括我们熟知的阿斯匹林等,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酵素(简称COX)发挥作用,具有消炎、止痛及解热的效果。这类药物根据对环氧化酵素作用专一性的不同,可分为传统的药物和仅抑制COX-2的新型药物。新型药物相较于传统药物,肠胃副作用较少。
类固醇同样具有抗发炎和止痛的效果,但其副作用较多,包括代谢异常引发的外观改变、血糖上升、白内障、消化性溃疡、骨质疏松等。短期使用无需过度担忧,但需警惕一些不明来源的成药、中药或健康食品违法添加类固醇的情况。
至于抗生素,之所以也被称作消炎药,是因为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是对抗细菌。因为细菌能够引发人体的炎症反应,所以抗生素也可以被视为广义上的消炎药。目前抗生素滥用的情况十分严重,许多细菌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我们需要明确一个重要的观念:一般的感冒大多由病毒引起,服用抗生素是无效的。
无论是哪种消炎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副作用和注意事项。作为患者,我们都需要有正确的认知,拥有对自己服药的知情权,充分了解病症与治疗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更好地保障自己的健康。
在此提醒广大读者,《消炎药 不能混为「一」谈》由网友『1生只有你』至本站。如您发现文中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文中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根据自身情况审慎研判。我们也要呼吁大家理性用药,遵循医嘱,避免滥用药物,共同维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