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肺炎链球菌活跃,近期在台大医院发生的数起感染血清型19A的病例引起了医界的密切关注。这些病例中,小儿患者的治愈率难度加大,严重时甚至引发侵袭性肺炎,需进行开胸手术。这一疫情的发展,让小儿科医生对家长发出紧急提醒:家中有未满6岁幼童的家长,建议尽快为孩子补种涵盖血清型19A的结合型疫苗,以加强防护。对于新生儿,也需要按照建议的时间表接种疫苗,全程接种四剂,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台大医院儿童感染科的黄立民主任分享了一个令人担忧的病例:一名已经接种了四剂七价疫苗的两岁男童,仍感染了侵袭性肺炎。经过详细的诊治,医生发现男童感染的是血清型19A病毒。这个病例的治疗过程十分棘手,男童的发炎情况出现在肋膜附近,甚至扩散到肺部两侧,而以往类似的病例大多只感染单侧肺部。术后1至2天,患者通常会逐渐退烧、发炎症状改善,但在这名男童身上,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黄立民主任进一步指出,一般人感染血清型19A病毒后,通常会先在鼻咽部存在1至3个月,呈带菌状态,这是一种没有症状的隐形传染。这段时间内,患者有可能自愈,但也有可能发生病毒穿入血液中的罕见情况。家长绝不能掉以轻心。
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接种能有效增加病毒上身的保护率。针对现在流行的血清型19A病毒,黄立民主任表示,七价肺炎链球菌疫苗并没有预防效果,十价疫苗的保护力约为七成,而十三价疫苗的保护力高达95%。他建议,已经接种完四剂七价肺炎链球菌疫苗的6岁以下幼童,应尽快补种涵盖血清型19A的新型疫苗。
作为家长,预防胜于治疗。黄立民主任特别强调,血清型19A目前是中耳炎的主要细菌源头,很容易从中耳炎转为乳突炎,加重病情。治疗过程至少需要打针吃药三周。为了避免病情加重,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类似感冒症状,如发烧、咳嗽、喉咙痛、畏寒、食欲不振等,须尽快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所有家长都应主动带满6至8周的新生儿及未满6岁的小朋友完成接种自费或公费的肺炎链球菌疫苗,共同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以上文章来源于网友『Mr°骚年』的,若您觉得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处理。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读者需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