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夜猫子”群体日益壮大,沉迷于夜间电视节目、上网游戏等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生活方式不仅损害我们的身体健康,更对我们的精神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甚至可能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那么,究竟夜间暴露在光线下的行为是否真的会导致抑郁呢?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一下这个话题。
我们来了解一下抑郁症的起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夜间暴露在光线下的行为可能与抑郁症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在过去的五十年里,夜间暴露在光线环境下的人数持续增加,这一现象在女性中尤为明显,女性的风险竟是男性的两倍。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俄亥州立大学医学中心的神经学家们进行了一项研究,得到了美国国防部的资金支持。
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将一批仓鼠置于夜间昏暗的灯光下长达四周的时间。这种光线条件与昏暗的房间里电视机屏幕的亮度相当,并设置正常作息的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发现,处于昏暗灯光下的仓鼠活跃度降低,对糖水的兴趣也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这两种症状都与人类的抑郁症表现相似。
那么对于深夜依然活跃在电脑、电视前的“夜猫子”们来说,这项研究给出了怎样的启示呢?研究团队的负责人贝德罗希安表示:“对于那些深夜仍然沉迷于电视和电脑的人来说,好消息是只要他们能够回归正常的作息习惯,并尽量减少夜间接触的人造光源,部分有害影响就可能被消除。”这句话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对于长期保持昼伏夜出生活方式的“夜猫族”,专家提醒:这种生活方式会对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最初的表现是身体疲劳、精神不振以及食欲下降等。更严重的是睡眠质量严重下降,表现为白天难以清醒,夜晚则难以入睡。随后,长期的身心疲劳再加上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影响,可能会使人陷入对生活的恐惧,并会不自觉地夸大生活中的痛苦;但这种状况在清晨醒来、阳光照射房间时便会有所缓解。这种现象也被一些专家称为“夜抑郁”。
建议那些经常熬夜的人要适当控制自己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夜间光线之下。同时也要注意第二天的补觉时间不宜过长,并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户外锻炼。这样既能保持身体健康,也有助于精神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