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某电台的一次扼腕叹息的事件中,年轻的女主播郭梦秋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离世,年仅25岁。好友描述她生前常常熬夜,工作繁忙,甚至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坚守岗位。她的家人回忆,一周前郭梦秋曾患感冒,仅依靠药物维持。经过医生的详细诊断,初步判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引发的心源性猝死。
这一悲剧并非个案,在当下社会,因过度劳累、不良生活习惯引发的猝死事件屡见不鲜。就在今年六月,一位年轻的女淘宝店主因过度劳累在婚期前夕离世;七月,一名年轻宅男因连续上网数十小时突发猝死。据统计,中国每天有上千人因心脏性猝死离世,这一数字令人触目惊心。
近年来,随着过劳死、猝死案例的频发,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和担忧。专家提醒,感冒、劳累、熬夜等都是猝死的诱因。医生指出,病人发病后的前五分钟是黄金抢救时间。那么,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抓住这宝贵的五分钟,为生命赢得一线生机呢?
要注意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当感冒或其他不适出现时,要及时就医,切勿掉以轻心。在猝死发生的五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是非常重要的。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通过拍肩、呼唤等方式快速确认。若患者仍有意识且无外伤,可将其移至空旷处确保空气流通并等待救援。若无意识,则需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心脏复苏措施。
家庭急救也很重要。在患者倒下的五分钟内,可进行心脏按压术。按压时要保持一定的节奏,不能间断,下压与放松时间相等。拨打急救电话时,要保持冷静,清晰说明事发地点,并提供明显的标志物以便救护车确定最佳路线。
专家强调,春夏交替之际是猝死高发时期,市民们更要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注意睡眠和休息。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和技巧至关重要。因为生命也许就悬在那一两句报警电话中。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会珍惜生命、关注健康,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