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侗,字同人,西堂老人,清初一代文豪。尤氏家族的后裔,尤袤的直系子孙,出生于无锡,后迁居长洲。年少时便展现文学才华,补诸生时已在文学界颇有声名。明亡之后,他的仕途并不顺利,尽管多次应试却未能成功。他并未放弃,转而专注于诗词古文的创作,终于逐渐崭露头角。
顺治十六年(1659),尤侗的生活迎来了转折。他的门生徐文元成为进士,而顺治皇帝对尤侗的诗文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的诗文为“奇文”,并赞誉他是“真才子”。这一赞誉让尤侗名声大噪。此后,他进入翰林院,向康熙皇帝进献《平蜀诗》,得到了康熙的赞誉,称他为“老名士”。在那一刻,尤侗在自己堂前的柱上挥毫写下对联:“真才子——帝皇天语,老名士——今上玉音。”
尤侗的人生巅峰在于他的儿子尤珍得中进士的那一刻。他感慨万分,表示自己已经年过六十,儿子能够成名,自己也该退休了。于是,他选择回到家乡。他的才华并未被埋没。当康熙皇帝游江南时,他两次接驾献诗,赢得了皇帝的赞赏。康熙皇帝提升他为翰林院侍讲,并亲自题写“鹤栖堂”三字匾额赐给他。
这块匾额对尤侗来说意义非凡,他将其视为自己晚年生活的象征,并以此为自己的斋名。他在“鹤栖堂”中度过晚年,并在此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鹤栖堂稿》六卷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除了文学创作,尤侗还擅长篆刻。他刻制的“鹤栖堂”印,显示出他的高雅艺术品味和精湛技艺。这枚印的篆文古典雅致,线条流畅柔媚。刀法老到娴熟,不留痕迹,堪称印中佳品。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尤侗在斋名印上额刻上“御题”两字,与下方的“鹤栖堂”竖排字体浑然一体,不仅彰显了主人的身份地位,也使这枚斋名印更加珍贵独特。
尤侗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他的诗文、篆刻都展现了他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传承着他的文学遗产和艺术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