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针对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中关于公共场所禁烟范围的设定,世卫组织驻华代表施贺德博士提出了建议。他呼吁北京市立法机构履行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的职责,并删除允许在单人办公室吸烟的相关细则。
近期,北京市的立法机构对控制吸烟条例进行了调整,将公共场所禁烟范围从原本的“室内全部区域”缩小为“共用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这一改变意味着单人使用的办公室仍然允许吸烟,引发了一些争议。施贺德博士表示,这一做法显然违反了《控制框架公约》的规定。他强调,保护公众健康是立法的重要目标,而允许在单人办公室吸烟的细则无疑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潜在威胁。
众所周知,吸烟有害健康,而被动吸入二手烟的危害更是不可小觑。尤其是对于妇女、儿童和青少年这些不吸烟的人群,他们在家庭、社会公共场所、职场和会场等地方,常常被迫吸入二手烟。二手烟中包含的0多种物质中,有40多种是致癌物质。这些物质不仅伤害吸烟者的健康,还会对被动吸烟的人群造成更大的伤害。长期暴露在二手烟环境下,可能导致女性受孕能力下降、孕妇早产等问题。对于新生儿,则可能导致婴儿出生体重降低、婴儿猝死综合征和先天畸形等疾病。二手烟暴露还会影响儿童各个时期的健康,可能导致支气管哮喘、肺功能减低、体格发育不良等疾病。
施贺德博士指出,《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中的漏洞必须得到重视。如果允许在单人办公室吸烟,那么同事、保洁人员、进入单人办公室的其他人员以及邻近的办公室人员都将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中,这无疑是对他们健康的极大威胁。他强调,真正的禁烟应该全面、彻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轻二手烟对人们健康的危害。
世卫组织驻华代表呼吁北京市立法机构重新审视并调整控制吸烟条例中的相关规定,以更好地保护公众的健康。毕竟,健康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财富,任何对健康的潜在威胁都不应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