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胶囊中铬超标的真相介绍与公众冷静对待的建议
来源:微微健康网
近日,关于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的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针对这一话题,卫生部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昨日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为我们深入了这一问题。
孙忠实强调,公众不必对胶囊中的铬超标问题过于恐慌。他指出,正常的胶囊是由明胶制成,而小作坊可能使用工业明胶替代医用明胶,导致质量不达标,进而引发铬超标的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胶囊都有问题。
那么,为什么工业明胶中会含有铬呢?这是因为工业明胶通常由皮革制成,在鞣制过程中会使用到铬酸盐。在皮革制成的明胶中,可能会带有未完全去除的铬离子。尽管国家标准规定,一公斤明胶中的铬含量不得超过两毫克,但现实中仍存在超标10倍、20倍甚至上百倍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情况,孙忠实建议公众要冷静对待,不要过分恐慌。他强调,只有长期大剂量摄入含铬的食品或药品,才可能会引发慢性中毒,表现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只是吃一种或两种药,一天吃六个胶囊,分三次服用,每次两个,并不会摄入过多的铬。
这次事件也反映了部分企业未能尽到责任。企业在购买原材料时,包括药品和包装材料,都需要经过严格的验收。但部分企业在招标时过于注重价格,为了降低成本而选择了质量较差的原材料。这样的做法不仅是对消费者不负责任,更是对企业自身的信誉和安全造成了威胁。
面对药用空心胶囊铬超标的问题,我们需要从中吸取教训。企业应以诚信和责任感换取消费者的信任和安全。公众也要保持冷静,不要过分恐慌,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
孙忠实呼吁,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更加严格地监管药品生产的全过程,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性。公众也需要提高健康意识,了解药品的安全知识,以便在面对类似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