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安部成功破获了一起令人震惊的假药大案,这起案件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浙江金华的出租车中截获的一批药物包装盒。据了解,这些珍贵的包装盒是由医院的清洁工和保洁员们利用工作的便利条件收集并出售的。一个抗癌药物的包装盒,竟能以高达数百元的利润出售。这些假药贩子购买了包装盒后,通过修改生产批号和使用低质量的原料药等方式制造假药。据报道,这些药品的价格远远超出了其实际成本。以抗癌药物赫赛汀为例,其市场价格高达约人民币两万五千八百元一支,但其真实的成本究竟是多少却仍然是个谜。去年《医药经济报》曾披露过另一种抗癌药物恩丹西酮的成本情况。按照该药物的市场价格计算,其原料成本实际上远远低于售价。换句话说,高昂的销售价格与实际成本之间存在巨大的利润差距。这些不合理的药品价格问题正是造成清洁工和假药贩子有机会从中牟利的关键所在。如果药品价格能够真正回归合理水平,那么这类荒唐的事情就不会发生。我们必须严厉打击那些收集旧药盒牟利并从中制造假药的行为。如果只是打击这些不法行为而不从根本上解决药品价格问题,那么这种犯罪行为就会继续存在。在巨大的利润驱使下,一些人可能会冒着生命危险从事这种非法活动。我们必须采取双重策略:一方面打击那些制造和销售假药的人,另一方面也要打击那些在医院和药房收受回扣、红包的行为,甚至打击那些正规药厂故意抬高药品价格的行为。只有真正降低药品价格,才能从根本上遏制这种倒卖药品包装盒的行为。公众也应该提高药品安全意识,了解药品的真实价值,不轻易相信虚假宣传和高价销售。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让药品市场回归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我们必须呼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推动药品价格合理化,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我们也需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药品安全的认知和意识,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安全的药品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