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达五年多的紧密合作,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的长江学者、著名的干细胞专家张素春教授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团队在一项激动人心的干细胞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他们在实验中成功地利用人类多能干细胞分化生成了星形胶质细胞,这一成果对脑组织、脑器官的再生修复以及脑部疾病的治疗具有深远的应用价值。这一重大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国际权威的学术期刊《自然·生物技术》上。
在干细胞研究领域,人类多能干细胞因其能够分化成体内任意细胞,进而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而备受瞩目。星形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中数量最多且具有重要功能的细胞,它们在血脑屏障等受到损伤时起到修复和再生的作用。尽管科学家们近年来已经成功利用多能干细胞培养和分化出多种体细胞和不同组织,但如何将这些细胞成功诱导分化成对大脑修复、再生及脑部疾病治疗至关重要的星形胶质细胞,一直是科研人员们心中的“梦想”。
张素春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在艰苦卓绝的研究中,成功地将人类多能干细胞分化为近似均一的不成熟星形胶质细胞群。这些细胞具有与原代胶质细胞相似的基因表达模式、谷氨酸摄取能力和促进突触生成等功能特性。更令人振奋的是,当张素春团队将这些细胞移植到小鼠大脑中后,它们成功连接到脑毛细血管并转化为成熟的星形胶质细胞。这一发现为大脑发育和功能、揭示胶质细胞在疾病进程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细胞模型,并为开发新的神经疾病治疗策略铺平了道路。
这一突破性成果标志着人类距离真正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脑部疾病又近了一步。未来,我们有望通过这一技术更加深入地了解大脑的工作机制,并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治疗策略和方法,帮助更多脑部疾病患者重获健康。张素春教授及其团队的这一研究成就,无疑将为医学界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