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安溪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烫伤事件。一名男孩不慎被滚烫的排骨汤烫伤,屁股和双腿遭受重创。令人遗憾的是,家人并未立刻将男孩送往医院接受正规治疗。相反,他们采取了土法医治,将一种油状物体涂抹在伤口上。这种做法不仅未能缓解伤痛,反而导致了伤口感染,男孩的体温更是飙升到了惊人的39.5℃。目前,男孩已被紧急送往医院治疗,医生的专业救治让他成功退烧,烫伤也得到有效处理。
这个男孩的遭遇并非个例。烧伤科医生杨新蕾透露,夏季是烧烫伤的高发期,尤其是暑假期间。他所就职的烧伤科每天都会接诊大约10例烧烫伤幼童,大多数受害者的年龄都在0至3岁之间。这些孩子受伤的原因五花八门,但多数与家长监管不当有关。比如,在闽南地区,家庭有泡茶的习惯,小孩子由于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很容易打翻茶具或热水壶导致烫伤。还有一些孩子在使用学步车时,也可能因为不小心碰到桌上的开水瓶而受伤。甚至有的家长在给孩子洗澡时,因转身取凉水而让孩子迫不及待跳入盆中,导致严重烫伤。
杨医生强调,家长对于幼童的安全问题必须格外重视。热水壶、盛热汤的锅碗等必须放在孩子无法触及的地方。如果孩子被烫伤,正确的处理方法是立即用流动的凉水冲洗伤口,以带走热量、避免更深层的皮肤受损。这种冲洗应持续半小时或直到没有灼热感为止。对于严重的烫伤,应立即就医,并在途中用凉水浸泡伤口部位。
民间有许多治疗烧烫伤的土方法,这些真的靠谱吗?杨新蕾医生明确指出,往创面上涂抹各种不明物体如酱油、白酒、牙膏等是不正确的做法。这些做法不仅会污染伤口、加重感染,还会影响医生对伤情的判断,增加清洗伤口的难度和患者的痛苦。
微微网编后语提醒:土方虽然有时对特定疾病有疗效,但未经科学验证的方法可能存在风险。在受伤或生病时,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才是明智之举,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