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了第三版疫情期间餐饮服务单位经营服务指引。这次指引进一步精细化了顾客就餐和餐厅服务细节,让防疫就餐更加细致入微。其中明确,安排专人测温、提倡二维码点餐、推广分餐制等。顾客们走进餐厅时,不仅要检测体温,还要遵循一米以上的餐桌间隔原则,非就餐座位也要明确标识。
这项指引不仅适用于传统餐饮企业、单位食堂,还包括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等。餐饮服务单位需要在店内外合理规划“一米线”,严格控制排队人流密度。提倡使用二维码扫码点餐、结账,让就餐过程更加便捷安全。餐饮服务单位要控制餐厅就餐人数,停止接待群体性聚餐,确保餐位间隔一米以上。这些措施旨在减少人际接触,降低病毒传播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指引还明确要求就餐人员不得面对面吃饭。内部食堂应采用分时段错峰就餐等方式。餐饮服务单位要全面推行公筷公勺。合餐顾客要做到每道菜配备公筷和公勺。对于有条件的餐厅来说,要积极推广分餐制。这意味着即便是在与家人朋友聚餐时,也应避免面对面就餐,改为并排坐用餐。这不仅是对陌生人的要求,也是对同行人员的建议。
在餐厅环境方面,指引要求餐厅对顾客接触多的部位进行定时清洁消毒。餐具、饮具和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清洁消毒。餐厅还要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及索证索票制度,做好采购验收及台账登记工作。这意味着餐厅在保障食品安全的也在尽力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员工也需要严格遵守防疫规定,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避免触摸公共物品等。如有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就医。这些措施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也保障了餐饮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希望每位顾客都能理解并配合这些措施的实施,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用餐环境。这样不仅可以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还可以让餐饮行业在防疫常态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复苏和发展。(记者 马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