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雍亲王胤禛被册封,而在二废太子之后,他积极争夺储位,最终于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继承皇位,成为雍正皇帝。这一历史转折,被朝鲜使者迅速带回朝鲜,记载于《李朝实录》中。
书中记载了康熙临终前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语。他将自己头颈上的念珠交给雍正,表示这是顺治皇帝临终时赠予自己的物品,现在转赠给胤禛,寓意深远。康熙还提到了废太子胤礽和皇长子胤褆的行为不端,将其囚禁,但保证他们的衣食无忧。更值得关注的是,康熙提到了废太子胤礽的次子弘皙,他钟爱这个孩子,并特别嘱咐雍正要善待他,甚至封他为亲王。
弘皙,作为康熙的孙子、太子胤礽的次子,从小就聪明可爱,备受期待。他的出生,为胤礽在年轻的意气风发之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弘皙才华横溢,颇受康熙的厚望。他的存在,是康熙对胤礽的一种精神寄托。
太子胤礽的两次被废,让弘皙的政治前途蒙上阴影。据《李朝实录》记载,康熙在第二次废除胤礽时,对弘皙的才华感到为难,但他为了大清的江山,仍然做出了决定。康熙虽然囚禁了胤礽,但对弘皙却关爱有加,保证他的自由。
雍正登基后,遵循康熙的遗命,善待弘皙,先封他为郡王,后在太子胤礽去世后,升他为理亲王。他是雍正众多侄子中,第一个被封王爵的。不仅如此,雍正还让弘皙居住在曾为胤礽所建的郑家庄王府。在雍正一朝,弘皙所享受的待遇都是最高的。
“一朝天子一朝臣”,弘皙在乾隆时期的待遇却一落千丈。乾隆十年,他被指控“心怀异志”等罪名,被削去宗籍,改名为四十六岁(因为他当时四十六岁)。三年后,他沿袭了他父亲的命运离世而去。虽然过了三十六年之后乾隆恢复了皇室成员的身份时顺带恢复了弘皙的身份但命运已然无法逆转。弘皙与乾隆是康熙最喜爱的两个孙子而弘皙最终死在乾隆手中令人惋惜不已这段历史的故事至今仍让人深思与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