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日报报道,近日,在遥远的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的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一场关乎生与死的手术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一名患者因车祸导致腰椎和骨盆骨折,被紧急送往县医院时已经陷入休克状态,形势万分危急。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为患者建立深静脉通道,医院决定采用超声介入治疗技术为其进行颈内静脉置管术。
在中山市中医院超声科副主任医师林勇平的精准定位和指导下,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手术开始了。林医师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利用B超仪器实时监视引导,完成了细针穿刺。他与来自中山市黄圃医院的黎锐和主任医师紧密协作,仅耗时8分钟,便成功将留置管置入患者的颈内静脉管腔内,为患者抗休克治疗建立了良好的输液通道。
超声介入治疗技术,是一种在B超仪器的实时监视引导下,通过细针穿刺直接到达病灶区域,进行各种穿刺活检、插管、抽吸囊液或注入药物等操作的新兴技术。它具有不开刀、不打孔、安全创伤小、痛苦少等诸多优点,是一种新型疾病治疗方法。
林勇平副主任医师今年6月底第二次进藏,开展医疗帮扶工作。他积极运用B超新技术,拓展检查及治疗范畴,在县人民医院及藏医院应用超声介入治疗技术,效果非凡。目前,这一治疗技术已为当地10多名病人完成各种治疗工作,以微创方式解决病人疾病,减少病人痛苦。
不仅如此,结合当地实际及医院设备情况,这位专家还积极开展心血管系统超声检查,填补了县城医院在心脏及血管超声检查的空白。他以“师带徒”的方式,理论结合实际,为县人民医院及藏医院培养了4名心血管超声诊断医生,为当地的医疗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这场手术的成功,再次证明了超声介入治疗技术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在林勇平副主任医师和他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工布江达县人民医院在医疗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这样的进步不仅为当地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整个医疗界树立了榜样。
在此,我们向林勇平副主任医师和他的团队表示衷心的祝贺,并期待他们在未来的医疗工作中取得更多的成就。也希望更多的医疗工作者能够像他们一样,积极学习新技术,不断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为他们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中山日报的报道为我们详细记录了这一感人的故事,让我们对医疗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有了更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