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法国艾克斯-马赛大学的微生物进化和传染研究所公布了一项重大发现。该团队在medRxiv论文预印本网站上发布了一篇论文,揭示了他们通过基因组测序成功发现并鉴定了一种名为“德尔塔克戎”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此前,美国和欧洲已经报告了感染此变异株的病例。这种变异株是由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重组而来的新毒株,它的基因结构特性引发了广泛关注,并引发了科学界对其是否会成为新的全球流行株的疑问。
针对这一新兴病毒,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教授、上海市免疫学会副理事长王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王颖教授介绍,早在今年年初,塞浦路斯的科研团队就通过基因测序获得了含有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特征的“德尔塔克戎”病毒序列,并向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GISAID)提交了相关数据。这些数据一发表就引起了科学界的争议,部分专家在《自然》杂志上提出,这些序列可能是在基因测序过程中发生的交叉污染所致。
现在,法国科研团队已经在实验室成功培养了这种变异株,并完成了相关的基因测序。他们的研究发现,“德尔塔克戎”变异株的主干来自德尔塔21J/AY.4变异株,而其刺突糖蛋白(S蛋白)的大部分序列则来自奥密克戎21K/BA.1变异株。这一发现得到了美国科研团队在medRxiv网站上提交的论文的支持,该论文显示,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间,德尔塔株和奥密克戎株可能在感染者体内发生重组。
王颖教授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新病毒株的S蛋白与新冠病毒传播性的关系。由于S蛋白通过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使得新冠病毒能够入侵人体细胞,因此S蛋白的特性对于病毒传播至关重要。法国科研团队的发现表明,“德尔塔克戎”的S蛋白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相似,提示其传播性可能也较强。它是否会成为流行的变异株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除了法国、美国和欧洲报告感染“德尔塔克戎”的病例外,丹麦和荷兰也发现了感染此变异株的病例。全球流感共享数据库的专家认为,这种新变异株可能从今年1月份起就已经在人群中传播。关于其致病性问题,王颖教授认为根据基因测序的结构特征,“德尔塔克戎”的主干来自德尔塔变异株。考虑到德尔塔流行株感染导致的疾病严重性高于奥密克戎流行株,但在全球广泛接种新冠疫苗的背景下,“德尔塔克戎”的致病性可能不会像之前那样严重。公众不必过于担忧。
关于现有疫苗对这种新变异株的保护性以及核酸检测的有效性,王颖教授表示,由于“德尔塔克戎”的S蛋白主要来自奥密克戎,现有疫苗对奥密克戎的保护性应该也能体现在对“德尔塔克戎”的保护上。目前的核酸检测试剂盒对于检测这种新变异株仍然有效。在对“德尔塔克戎”的流行特点和致病性尚未有确切研究数据的情况下,公众不必恐慌,只需继续做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就能保证生活和工作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