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老年群体中,慢性腰肌劳损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的出现往往源于日常生活习惯的不当,特别是腰部承受过大的压力,导致腰部韧带组织受损。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一病症的主要表现及应对方法。
对于慢性腰肌劳损的患者来说,腰部疼痛是最明显的症状。这种疼痛常常呈现为长期反复出现的腰背痛、钝性胀痛或疼痛不适。在休息、适当活动或经常变换姿势后,疼痛会有所减轻。在寒冷潮湿的环境、雨天或劳累后,症状会明显加重。
患者的腰部活动虽然基本正常,一般无明显障碍,但有时会感到牵心不适。他们不能长时间保持坐着或站立的姿势,也不能长时间维持弯腰。一旦弯腰时间稍长,直腰会变得困难。为了缓解这种疼痛和不适,患者常常会不由自主地用双手捶打腰部。
在慢性腰肌劳损的急性发作期,患者的腰痛会明显加剧,腰部活动也会受到限制,甚至出现功能障碍。腰部肌肉痉挛明显,可能伴有腰脊柱侧弯和下肢牵心疼痛。腰背部的压痛范围广泛,压痛点多位于骶髂关节背面、骶骨背面和腰椎突出部位。轻度压痛并不明显,但重度则可能伴有一侧或两侧的骶棘肌痉挛僵硬。
如果你在中老年时期出现长期的腰部疼痛等症状,就应该警惕是否患上了慢性腰肌劳损。一旦被确诊为慢性腰肌劳损,患者应当特别注意避免让腰部承受过大的压力,以免加重病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当的运动、注意腰部保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都是预防和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有效方法。通过理解这一疾病的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关爱自己的腰部健康,享受高质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