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女人健康 >

真菌过敏性哮喘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 女人健康
  • 2025-02-11 14:13
  • 来源:www.renliuw.cn
  • 无痛人流手术

(一) 发病原因

真菌世界丰富多彩,种类繁盛,大约十万余种真菌遍布于自然界中。它们的存在受到地理、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大气中真菌的种类和含量变化多端。人们的居住环境中,真菌的浓度也会因生活条件和习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众多的真菌中,有一部分因其致敏性强、空气中飘散数量大而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室内真菌,尤其是某些特定种类的真菌,如毛霉、根霉等,是引发变态反应的重要致敏原。

这些真菌具有共同的特征:它们拥有丝状体分枝状营养结构,含有细胞核和细胞壁,不含叶绿素。它们以典型的方式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并包含多糖和蛋白质等物质。根据现代分类学方法,真菌被分为五个纲,其中四个纲与变态反应有关。

1. 接合菌纲:这是一类较低等的真菌,数量相对较少。其中的毛霉科是最大的科,其成员如毛霉、根霉等,既是条件致病菌,也是引起变态反应的重要致敏真菌。这些真菌的菌丝多为管状,通常无横隔,有分枝,并且直径较大。它们通过孢子进行无性繁殖,这些孢子产生于孢子囊中。在适当的条件下,孢子会萌发出一芽管,进而发育成新的菌丝体。而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它们会通过配子或配子囊交配,然后形成休眠孢子、接合孢子。

2. 子囊菌纲:这是真菌中较大的一个纲,其成员的结构较为复杂,很可能是由接合菌演变而来。例如,我们常见的毛壳菌、蛹孢假壳菌等都属于这一纲。大多数子囊菌产生的子实体都含有子囊,这些子囊内含有一定数量的孢子。子囊菌的无性繁殖可以通过分裂、芽殖等方式进行。而在有性繁殖过程中,两个性的核会结合在一个细胞内,形成配偶,然后经过一系列的过程产生子囊孢子。

3. 担子菌纲:这是真菌各纲中最高级的一个纲,包括我们熟悉的蘑菇、木耳、灵芝等。担子菌的特点是有特殊的产孢体——担子,担子上会有担孢子。无性繁殖主要依赖于芽殖、菌丝体的裂殖等方式。而在有性繁殖过程中,两个单核细胞菌丝会互相接触,形成一个双核细胞,然后连续分裂产生二生的双核菌丝体。

4. 半知菌纲:这一纲的真菌仅有无性阶段,因此我们称之为“半知菌”。它们主要通过分生孢子或菌丝的碎片进行繁殖。很多半知菌对人类至关重要,它们既是腐生菌,也是引发植物、动物和人类病害的寄生菌。

真菌世界的奥秘深不可测,对于它们的致病机制的研究仍然在进行中。了解这些致病真菌的特征和繁殖方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由真菌引发的疾病。空气中的气传真菌调查是探寻各地空气中常见真菌种类、数量及其季节分布的重要方法。这一研究对于筛选致敏真菌,以及指导真菌变态反应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深远意义。制备真菌变应原的菌种选择,就是基于空气中的调查资料以及真菌的致敏性来确定的。通过分离和筛选空气中最常见、孢子播散数量最大和致敏性最强的真菌,保留纯菌种,进行实验室培养,可以制备成各种真菌变应原浸液,供临床诊断和免疫治疗使用。

空气中的曝片及镜检计数方法是真菌调查中的两种重要手段。曝片方法是将涂有软凡士林黏附剂的载玻片暴露于空气中24小时,然后镜检计数。某医院全年曝片365张,共收集真菌孢子10.1112万个,菌丝体片2367个,已鉴定真菌孢子10.1089万个,涉及37个种属。还有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在空气中暴露带有消毒培养基的平皿来培养菌落。暴露后,平皿放置在固定地点,观察并记录生长的菌落及其名称。这种方法为我们提供了空气中真菌的实时分布情况。

对于真菌的变应原性研究,我们知道真菌和真菌孢子作为抗原物质,其在人体内产生抗体的能力相对较低。这可能是由于真菌和真菌孢子不产生外毒素,也没有表面抗原存在。有人认为真菌孢子的细胞膜上有一层化学稳定的物质,使得细胞内的抗原成分不易释放,因此激发抗体产生的功能较低。尽管真菌抗原浸液皮肤试验的强度与阳性率均明显低于花粉抗原浸液,但在临床上仍具有重要意义。变态反应的过程与结核菌诱发变态反应的过程相似,既可能出现速发相皮肤反应,也可能出现迟发相皮肤反应,甚至有时为双相反应。我们观察到,在变态反应性结膜炎病例中,真菌迟发相反应阳性率明显高于速发反应。

致敏真菌主要是植物病原菌和腐生菌。过去多数人认为真菌的主要抗原有效成分存在于真菌孢子中。后来研究发现菌丝和孢子中都有致敏原。许多实验室对多种真菌的变应原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抗原的纯化、免疫检测分析等。例如,Gravesen于1979年通过交叉放射免疫电泳分析,发现交链孢霉含有多种抗原成分;Yunginger等则发现交链孢霉中的一种抗原性较强的糖蛋白Alt-1;Aukrust等则对芽枝霉的抗原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含有多种蛋白成分,其中一些是主要抗原决定簇。这些研究为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真菌的致病机制和免疫反应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和依据。

空气中的气传真菌调查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进行研究和探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空气中的真菌分布、种类和数量,从而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由真菌引起的疾病。经过深入研究与分析,针对气传真菌的抗原性问题,我们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发现。对两种关键抗原决定簇进行提纯,它们的分子量分别为13000和25000。通过对不同种系的芽枝霉进行抗原性比较,我们观察到主要抗原决定簇的含量在不同种系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一现象凸显了气传致敏真菌抗原性的复杂性。

早在1980年,Kauffman等人已对烟曲霉的抗原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培养时间长的菌群具有更高的抗原性。Pepys在1969年发现烟曲霉不仅能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IgE,还能产生特异性IgG,这为烟曲霉诱发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北京地区的某医院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免疫电泳及琼脂扩散测定等方法,发现了不同的区带,并对产黄青霉抗原进行了初步分离提纯。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认识到气传致敏真菌的抗原性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除了不同种系和同一种系内部存在的抗原决定簇差异外,真菌的形态、发育和繁殖阶段也会对其抗原性产生影响。例如,真菌的孢子和菌丝是其主要抗原物质来源,但在有性繁殖期与无性繁殖期这两个阶段,形态上的差异可能导致其抗原性的变化。不同的真菌变应原往往具有相对的交叉反应性,而同一种真菌变应原对不同患者也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反应。

针对烟曲霉等真菌的变应原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通过分离层析等方法,我们发现了烟曲霉的某些重要变应原成分,并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目前,我们正采用交叉免疫电泳和克隆化技术,以获取效价高、特异性强的真菌变应原,这有望为真菌变态反应的诊断和治疗带来突破。

在测定真菌变应原性方面,我们采用了生物学方法和放射免疫法。其中,生物学方法主要通过真菌变应原的皮肤试验或其他激发试验来推测其变应原强度与活性。而放射免疫法则是利用放射变应原吸附试验 (RAST) 从体外测定变应原浸液的变应原强度与活性。尽管RAST方法具有一定的优点,但由于其所需的仪器设备和试剂的价格较为昂贵,因此在大量致敏真菌筛选方面存在困难。我们结合皮肤试验和人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HBDT)方法,从体内和体外两个方面反映真菌变应原强度,以得出更准确的结果。

二、发病机制

当真菌孢子侵入正常人的气道时,气道黏膜上皮的屏障作用就像一道重要防线,阻挡着这些孢子。这些孢子并不会轻易放弃,它们会遭遇气道内巨噬细胞的顽强抵抗。在这样的对抗中,真菌孢子往往无法成为病原体。这些巨噬细胞不仅吞噬吸入的真菌及其孢子,还将其视为外来入侵者,引发气道内的免疫反应。针对真菌的特异性IgE水平在正常情况下是较低的。对于具有特应性素质的病人来说,情况则有所不同。当气道反复接触真菌孢子或菌丝体抗原时,免疫系统将其视为外来抗原进行提呈处理,从而引发针对真菌的特异性IgE反应,导致气道致敏,诱发呼吸道变态反应,最终可能引发哮喘。

在众多真菌中,如曲霉、青霉、芽枝菌等,它们的孢子都可以作为抗原引发特异性IgE反应,并导致气道变应性炎症。

三、真菌变应性哮喘的发病情况

关于真菌变应性哮喘的发病率,目前尚未有确切数据。这主要是因为实验技术上的限制和缺乏相应的诊断标准。真菌过敏的临床表现比花粉过敏更为复杂,它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且各种真菌间的交叉反应率高,使得发病率统计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

在我国,由于农业人口众多,许多人经常接触谷物等容易产生真菌的环境,因此真菌变态反应成为一个重要问题。随着农业、畜牧饲养业、酿造及发酵业等行业的发展,以及生活中空调器的普及、密闭式建筑物的增多,真菌变态反应的风险也在增加。

研究发现,对真菌过敏的发病率与患者的年龄有密切关系。10岁以下年龄段的儿童对真菌过敏的发病率最高。低龄组儿童对真菌过敏的发生率较高可能与真菌广泛存在于空气中有关。一旦年龄增长,对真菌的敏感性就会迅速下降。这一现象可以部分解释全球各地关于真菌过敏发生率的差异。免疫记忆细胞能使气道产生针对真菌的特异性抗体,如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这也可能是导致机体对真菌敏感性下降的原因之一。

对于真菌变应性哮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它的发病机制、发病率以及年龄与过敏之间的关系,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清除气道中的真菌孢子,是避免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暴露于潜在抗原的关键步骤,这一过程为缓解过度的免疫反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真菌孢子作为自然环境中常见的微生物形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当这些孢子被吸入气道时,它们会接触到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组织,引发一系列的免疫反应。

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对抗吸入物如病原体和过敏原的第一道防线。当气道中的真菌孢子累积并接触到这些淋巴组织时,可能会引起过度或不适当的免疫反应,导致一系列呼吸道相关疾病的发生。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清除气道中的真菌孢子至关重要。一旦孢子被及时清除,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的暴露风险便会降低,免疫反应得以缓和。这一过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因为过度的免疫反应可能导致支气管炎症等疾病的恶化。这些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清除气道中的真菌孢子并非简单的任务。这需要专业的医疗知识和技术,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于已经发生呼吸道疾病的患者来说,接受专业治疗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至关重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减少气道中真菌孢子的数量,降低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的暴露风险,从而减轻免疫反应带来的负担。

清除气道中的真菌孢子对于维护人体呼吸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减少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的暴露风险,我们可以有效减轻免疫反应带来的负担,维护呼吸系统的正常功能。这一过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我们应该关注并采取措施来维护我们的呼吸系统健康。

无痛人流